李鬼“京东金融”超5000个 揭秘假冒金融类APP诈骗套路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以借贷或者投资为幌子,京东金融通过制造账户异常等手段骗取用户缴纳保证金、李鬼类验资费等各种费用,揭秘假冒金融当下正在成为假冒金融类APP的诈骗诈骗套路。近期,套路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以下简称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假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京东金融事件。
假冒金融类APP骗局泛滥
反诈中心监测发现,李鬼类诈骗分子假冒京东金融、揭秘假冒金融马上金融、诈骗360借条等平台,套路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京东金融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李鬼类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进行访问下载,揭秘假冒金融进而实施诈骗。诈骗
今年2月,套路河北省姜某下载了假冒“”APP进行相关投资操作。期间姜某收到一条信息,显示其进行了一笔20万元的第三方汇款,因未报备属于违规操作,且已移交风控部门处置,姜某需缴纳20%的风险保证金4万元,否则账户将被冻结,姜某转账后发现被骗。
类似的“李鬼”APP还有很多。反诈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中心排查打击假冒APP4.2万个,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目前,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80.4万个、APP51.4万个。
7月1日,反诈中心还公布了一批经常被假冒的APP名单和典型案例。名单显示,排名前十位的被假冒APP名称依次为京东金融、有钱花、拍拍贷、马上消费金融、360借条、宜人贷借款、海尔消费金融、平安好贷、易开花和东方财富。其中,已发现打击假冒京东金融APP高达5677个,假冒有钱花和拍拍贷APP的数量均超过1000个。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平台甚至宣称具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名义吸引用户,以“拉人头”模式发展下线。
起底两类“李鬼”APP诈骗套路
“李鬼”APP是如何实施诈骗的呢?记者分析反诈中心公布的典型案例发现,这些APP大致可分为投资类和借贷类两种,其中的诈骗套路也有所不同。
今年5月,辽宁省章某经朋友推荐下载了“平安证券”假冒APP,先后投入了18万元。不久章某收到了平台升级的通知,并按提示进行了升级操作,但平台显示其账号为“风险账户”,存在洗钱嫌疑,需要向监管部门的“安全账户”进行转账验证,否则无法正常使用。章某多次进行转账,合计被骗25万元。
除了升级、验证,投资类APP还会引诱用户盈利后追加投资,然后制造”提现失败“等异常故障,直至无法访问。今年4月,广西用户张某某下载了假冒“中邮证券”APP,跟着微信群里的“老师”进行投资操作。一开始投入了10万元,盈利后又追加了30万元,结果发现投资持续亏损。张某某打算将剩余的钱提现,但多次提现失败,且平台催促其继续追加投入。当张某某察觉异常,随后该平台便无法访问。此外,收取风险保证金、VIP增值服务费也是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
与投资类APP吸引有闲钱的网友不同,假冒的借贷类APP瞄准的则是急需用钱的群体。他们往往以银行卡号错误、账号被冻结为由,要求用户多次转账进行频繁验证。有的则以提现需要先交金融贷款保险费和验资费为借口,骗取用户钱财。
今年6月,山东省秦某某在假冒“马上金融”APP申请贷款10万元,平台要求先交1万元金融贷款保险,否则不能提现。秦某某按要求交钱后依然无法提现,平台要求再交5万元验资费,并承诺会将保险费和验资费一并返还,秦某某充钱后合计被骗6万元。江西省的彭某则在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安逸花”假冒APP申请贷款时被骗。他在提现时,系统提示银行卡号错误,账户被冻结。平台让其转账1万元以证明是本人操作,彭某转账后账户恢复正常,随后发现账户又被冻结,平台声称彭某操作失误,需继续验证。
360数科反欺诈负责人刘涛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诈骗分子的套路大致有5步。首先,用“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以网页、短信、广告等方式“广撒网”吸引眼球,用以筛选和锁定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第二步,骗子假冒客服通过手机号添加支付宝或微信好友,发送伪造的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职场短视频、红头文件等PS图片或视频骗取信任。第三步,诈骗下载假冒APP,通常假冒APP和正规APP的名称、图标以及功能体验十分相近,大多数用户难以分辨。第四步,实施连环诈骗:当受害者无法从假冒APP提现时,骗子会谎称其银行卡异常,账户被银行冻结了,需要缴纳解冻费才能提现转账。最后,当受害者发现自己被骗后,诈骗团伙则上演一出“金蝉脱壳”,“客服”失联,假冒APP关闭使用。
防范骗局要做到“三不”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9月,北京银保监局就专门针对假冒金融类APP诱导借款转账骗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做到“三不”。
一是不随意下载假冒金融类APP。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在不明网站下载假冒金融类APP。凡是有金融需求都要找正规金融机构,去官网下载相关APP。二是不盲目支付所谓前期费用。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正式放款前是不会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费用的。消费者应擦亮双眼,遇到需要提前收费的所谓金融公司,请提高警惕、及时核实、迅速远离,避免上当受骗。三是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保持冷静,及时留存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也在发布典型案例时指出,诈骗分子假冒投资平台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广大群众要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PP,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
(来源:中国消费网)
相关文章
- 观察者网讯)“资产管理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投资者应该着眼于长远,以一种新的心态看待中国。”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安联投资的首席执行官托比亚斯·普罗斯Tobias Pross)在评价对华投2025-07-06
- 去年10月开始意见征集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下称《草案》)近日进入二审阶段,三审通过后将正式发布。《草案》明确规定金融机构承担电信诈骗的安全主体责任。而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证监会6月30日消息,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通过。近期,多家券商正积极推动上市计划。开源证券、华宝证券递交的IPO申请材料均于6月2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德国经济部周日表示,购买和维护浮动液化天然气LNG)终端以帮助德国确保能源供应并实现以外的多元化,将比计划花费超过30亿欧元31亿美元)。总体而言,成本估计约为 65.6 亿欧元。相比之下,该国2022025-07-06
- 央视新闻消息,据伊通社6月30日报道,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同卡塔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时表示,伊朗方面对多哈会谈近期阶段的评价是积极的,同时强调,伊朗对于达成一份良好、强有力、持久协议的态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