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头版: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 “准财政”工具接续发力

专项债资金加快使用 “准财政”工具接续发力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发行高峰期过后,准财政专项债工作重点正从“发”转向“用”。中证资金当前,报头版专中央和地方力促专项债资金及时用到项目建设上,项债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接续未来一段时间,使用政策性、工具开发性金融等“准财政”工具有望接续发力。发力分析人士认为,准财政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有保障,中证资金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信心足。报头版专
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项债新增专项债额度基本发行完毕。
Wind数据显示,加快接续6月份地方债发行总额达1.93万亿元,使用其中新增专项债约1.37万亿元。工具加上之前发行的新增专项债2.03万亿元,今年前6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总额约3.4万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中,扣除留待使用的2000亿元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之外,其余额度基本完成发行。”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称,接下来的两个月,专项债工作的重点将从“发”转向“用”,促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准备工作,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前期工作,依法合规加快推进项目前置要素条件工作,确保专项债券发行后及时投入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地方层面也正加紧推进专项债资金落地事宜。比如,浙江省财政厅明确,加大对水利、水电、光伏、风能及配套的蓄能储能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又如,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建立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月通报制度,及时提醒督促资金支出进度慢的单位,保证支出进度,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综合评估分析并着力解决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下半年加大投资力度有保障
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债券资金加快使用,其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将持续显现。同时,“准财政”工具有望接续发力,保障下半年投资强度,进一步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财政部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
关于增量政策工具,有观点认为,后续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方面可能会考虑提前下达部分明年的专项债额度。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表示,是否有必要增发地方债的关键因素仍是经济恢复情况,7月份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期。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宏观调控工具并不局限于专项债、降准降息等。“2014年我国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2015年成立了专项建设基金,2020年推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张旭说。
具有增量政策工具性质的“准财政”工具已于近期出台。6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此次推出的‘准财政’工具与此前设立的专项建设基金有些相似。”杨业伟预计,3000亿元资金可直接拉升基建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世界杯难救海伦司小酒馆:野心扩张变无奈关店,业绩下滑转型大排档
11月22日这一晚,本届卡塔尔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大冷门出现,沙特2:1击败阿根廷,演绎了足球赛场上的云谲波诡。时间如倒流到12年前的北京,当时36岁的徐炳忠想必同球迷一道,也在自己开业刚满一年的海伦司酒2025-07-06- 当地时间5月16日,瑞典国防大臣胡尔特奎斯特表示,瑞典政府将于16日晚些时候开会作出“历史性决定”。他说,瑞典收到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信息,他们希望瑞典迅速做出申请加入北约的决定。另外,胡尔特奎斯特表示,2025-07-06
面板行业进入下降通道,去年股价暴涨238%的信利国际,今年表现会如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面板行业进入下降通道,去年股价暴涨238%的信利国际,今年表现会如何?来源: 市值风云车载显示屏依然是重点。5月13日,信利国际00732.HK2025-07-06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投教调查:多管齐下扩大客群覆盖面 千人千面式服务启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相关部门日益重视投资者保护。在第四届“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期间,证监会表示,将组织力量大力清理,净化网络环境,压缩非法证券期货活2025-07-06-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长三角铁路全力准备为复工复产提供运力保障。5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获悉,针对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态势,铁路部门未雨绸缪,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态势和客流变化情况,全力做好开车准备,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