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有成效?在线教育公司开始赚钱了!多家头部企业一季度实现盈利
炒股就看,转型赚钱权威,有成盈利专业,效线及时,教育季度全面,公司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开始
转型有成效?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开始赚钱了!多家头部企业一季度实现盈利,企业成本下降是实现主因,有公司营销费用骤减80%
“双减”冲击下,转型赚钱在线教育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有成盈利
一边是效线大幅萎缩的学科类培训业务,另一边是教育季度尚未形成规模的新业务,去年三、公司四季度,开始不少在线教育企业收入大幅下滑、亏损增加。
但一季度,在线教育企业的财报却有些仍然出乎意料,高途、一起教育、等公司,一季度均实现盈利。
一季度多家在线教育公司盈利
“去年三、四季度是最艰难的时候,从一季度的表现来看,应该说我们面临的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学大教育创始人、总经理金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学大教育是A股老牌学科类培训机构,K12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去年11月,学大教育宣布在2021年年底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仅保留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培业务。受此影响,去年三、四季度,公司收入下滑,出现亏损。
但今年一季度,学大教育实现净利润117万元,虽然扣非净利润仍亏损490万元,但较去年同期以及三、四季度均明显收窄。
6月10日,美股上市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其净亏损248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6.6亿元大幅减少。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990万元,这是该公司继去年四季度后,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
(高途一季报:其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图源:高途公众号)
高途不久前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372万元,而2021年同期公司净亏损14.3亿元。
此外,51Talk、网易有道、尚德机构、达内等在线教育企业,去年第四季度或今年一季度也交出了盈利的财报。在这个春天,在线教育行业似乎迎来了从亏损到盈利的拐点。
而就在一年前,烧钱扩张、持续亏损还是在线教育行业最显著的标签。
在十多家以K12业务为主的上市在线教育公司中,能够实现稳定盈利的是极少数。一些企业营销费用超过营业收入,高昂的获客成本,过低的用户留存,导致在线教育盈利遥遥无期,甚至连商业模式也饱受质疑。
2021年7月“双减”开始后,烧钱扩张戛然而止。
在线教育企业纷纷终止或剥离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一方面要应对退费、裁员、关闭校区等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业务方向,压力巨大。
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无疑让行业内外暂时松了一口气。
有公司成本下降80%
终止或剥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业务,对收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收入下滑后,在线教育企业的盈利又从何而来?
金鑫告诉记者,一方面,公司的经营本身有季节性特点,盈利主要集中在一二季度。此外,2022年以来公司采取了持续的业务优化措施,加上季节性影响,使得公司一季度实现经营性盈利。
“从行业来讲,能够存活下来的机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态势。大家都在去年的三四季度完成了结构性调整,今年开始,都处于转型期或尝试期了。”金鑫说。
小叶子是一家人工智能音乐科技公司。公司创始人叶滨介绍,从去年10月起,公司已经连续8个月实现规模化财务盈利。主要原因是公司多元化业务协同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品牌已经形成了一定壁垒。
除了业务优化带来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近期在线教育企业的盈利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的下降,难以维持。
“我同意这个观点。”某在线教育平台高管林宏(化名)对记者直言。
“在线教育企业的收入确认是有延迟的。现在的收入确认和毛利是前面季度的现金收入的结果,但是当季的销售费用和当季现金收入成正比。由于当季现金收入大幅降低,销售费用也大幅降低,管理、研发费用也由于裁员而减少。所以暂时有盈利。“林宏说。
林宏认为,等萎缩后的现金收入体现到确认收入之后,预计在线教育企业的盈利也会相应萎缩,甚至重新回到亏损状态。“在线教育企业真正重返盈利尚需时间。”
(高途一季报)
财报足以佐证。以高途为例,一季度,其营业费用为4.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71亿元下降83.1%。其中仅销售费用就从去年同期的22.89亿元下降至2.84亿元。在收入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实现盈利,成本费用的降低成为决定性因素。
“最关键的是要判断盈利是企业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如果盈利是被动产生的,就不一定能持续,如果是主动产生的盈利,就可能持续。”金鑫表示。
“烧钱换增长”过去虽然风行教培行业,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在“双减”过后,这类企业也有了更稳健的表现。
51Talk创始人黄佳佳告诉记者,公司一直以来都没有采用“烧钱换增长”的商业模式。“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并没有把业绩增长作为唯一的财务目标,而是将单体经济性和学员增长并重,希望达到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黄佳佳介绍,成本和费用一直是51Talk运营考量的重要因素,花的每一分钱要么可以开源要么可以节流,公司通常会从投资回报率和运营效率两个维度来控制成本和费用。
2020年,51Talk各项成本费用为14.12亿元,2021年为15.97亿元。2021年三、四季度,51Talk均实现盈利。
“学大教育的经营一直比较稳健,我们没有采取‘烧钱’模式拓展业务。公司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也一直比较严格,对每项成本的变化都非常敏感。除了成本,我们还比较关心现金流。因为很多教育公司爆雷都是因为现金流,所以对这方面,我们也是同样重视。”金鑫说。
“双减”冲击逐步消化
除了成本下降,在线教育行业的另一个积极变化,来自现金流。
“一季度实现经营性盈利很重要,但还有个比利润更重要的指标,即经营性现金流。”金鑫表示。财报显示,一季度学大教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1.4亿元,而2021年全年流出8697万元。
(一季度学大教育经营现金流“转正”)
“教育机构最难的时候是去年的三、四季度。突然遭遇巨大的冲击,对收入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还面临巨额的支出,现金流基本上都是净流出。今年一季度我们已经实现了正向的现金流,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指标。”金鑫说。
在美股公司中,网易有道在去年四季度首次季度盈利的基础上,持续经营业务正向经营性现金流达1.42亿元。高途今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出净额为4.81亿元,而2021年同期流出净额为20.95亿元。
“高途在去年第三季度开始进行业务转型,第四季度就实现了可观的盈利,并实现了经营现金流的正向流入。这说明公司的业务转型和组织调整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效果。”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在财报中表示。
双减后,在线教育机构面临关店、减员等冲击,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危机。金鑫认为,盈利和现金流的数据表明,学大基本上抗住了双减带来的短期剧烈冲击,保持了相对稳健的经营态势。“从各方面来看,确实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下一阶段就看我们在新的方向上的努力和突破。”
实际上,“双减”并不是给所有企业都带来了冲击。一些企业在“双减”之后甚至有了“意外收获”。
(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巨额融资频现,来源:IT桔子)
“‘双减’之前,教育行业纯粹通过高额投资、巨额广告扩张规模。‘双减’之后这种模式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对于我们来说,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获客成本大幅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如之前,这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叶滨表示。
叶滨坦陈,2021年三、四月份,市场的流量成本被抬到高位,行业内随随便便数以亿元计的流量战争,让产品驱动型公司感到徒劳。“双减“之前本身有些迷茫,之后格局反而更清晰了。“我觉得所有人都必须回归到健康的逻辑上,用正常的商业逻辑,保证公司的长远发展。”
转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节流”固然重要,但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当下更紧迫的是“开源”,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以弥补学科培训业务萎缩后的空白。
以英语培训起家的51Talk,选择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但将主战场搬到了海外。去年第四季度,51Talk海外业务的净收入达到290万美元,环比增长222.1%。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海外业务净收入在 440万美元至460万美元之间,环比增长将达到51.7% 至 58.6%。
“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初步验证了海外市场健康增长的路径完全可行。对于51Talk来说,海外英语在线教育市场是一片巨大的蓝海,我们有信心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黄佳佳对记者表示。
“双减“之前的2021年,51Talk是国内少数持续盈利的在线教育公司之一。基于此,黄佳佳认为,51Talk的商业模式在境内已经得到验证,公司也能够在海外市场复制在国内的成功。
去年12月,一起教育科技宣布停止K12学科类培训业务,转型为围绕作业等核心教学应用场景的SaaS软件服务商,具体业务为教育信息化和面向家长的自学业务(即为家长在日常辅导孩子学习时,提供辅助)。
(图源:一起教育科技公众号)
一起教育科技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转型逻辑,“终止校外培训业务后,我们在其他业务里面选择了最靠谱、符合‘双减’之后社会需求的业务,把它们和现在的市场环境结合起来。”
“校园信息化业务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自学业务也是一样,两项业务都有积累。‘双减’之后,我们对原有业务做了一定的调整和迭代,所选择的赛道有政策支持,同时商业化的潜力也足够大。”上述人士表示。
金鑫告诉记者,双减政策出台后,学大教育最终拟定了3个业务方向,其中,职业教育是公司的重点。“去年10月,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出台后,我们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度非常大,尤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决定把职业教育作为转型的重要方向。“
“公司几乎是全员转型,都在全力以赴投入到新业务上。”金鑫说。
按照学大教育规划,今年将作为重点调整年份,预计到下半年业务结构上就能有所显现,此后新业务比重将逐渐提升,到2023年,收入可能以新业务为主。
教育出海、教育信息化、素质教育、以及受到政策鼓励的职业教育,都是当前在线教育企业转型的热门方向。虽然各企业进度存在一定差异,但新业务的规模都还不大。从这一角度来说,转型中的在线教育企业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已明确了转型方向,但转型实践中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同一个观点——新业务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化收入,并不容易。
“行业现在还没到蝶变的时候。过去很多企业倒下了,留下来的都处在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中,还没有能化茧为蝶的。当前行业内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产品还没有,我们有了方向,但还需要一个过程。“金鑫说。
(责任编辑:休闲)
-
恒大地产:将召开“20恒大02”持有人会议,审议调整本息兑付安排的议案
11月22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告称,定于11月24日至11月25日召开“20恒大02”2022年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议案一《关于变更本期债券持有人会议相关时间的议案》和议案二《关于调整“2 ...[详细]
-
◎孙小程 记者 邵好上半年一度冰冷的定增市场,在7月和8月快速回暖,甚至呈现沸腾景象。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共有35家公司在7月完成定增以上市日为统计口径),合计募资1240.47亿元。8月以来延续这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 ...[详细]
-
中新网8月30日电 信用中国网站显示,近期,吉林艾迪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被长春新区卫生健康局警告并罚款5万元。违法事实显示,该公司阳性管码出现粘贴错误,导致核酸检测结果错误上报;人员工作疏忽,导致 ...[详细]
-
本报记者 王丽新继远洋集团退出CBD核心写字楼国寿金融中心、凯德集团商业地产运作平台凯德商用以20.37亿元拍下博瑞大厦后,北京大宗商业地产挂牌交易还在继续。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北京发展大 ...[详细]
-
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633)“买入”评级,目标价51港元,长期来看公司将坚持包装水 饮料双轮驱动,向综合型软饮料龙头迈进。该行考虑到22H1成本费用管控效果超预期,上调2022年EPS预测至0.6 ...[详细]
-
证券时报网讯,财政部今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坚持把过紧日子要求贯穿预算执行全过程,既充分保障必要的支出需求,又从严从紧把好支出关口,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详细]
-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 静】韩国总统尹锡悦今年5月就职后,便将总统府从青瓦台迁往龙山,总统一家仍住在首尔龙山瑞草区的私人住宅。韩媒披露,由于总统私宅与办公室距离较远,尹锡悦通勤过程耗费大量警力。 ...[详细]
-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举行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这是开幕式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这是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这是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这是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经济企稳回升,高端产业新动能红利不断释放。8月29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三重压力”以及二季度出现的超预期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