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职场年龄焦虑亟需立法保障
郑桂灵
“最多的破除时候,一天面试了3家,职场但都因为年龄被拒了。年龄”春节过后,焦虑亟需来自长春的立法杨立华再次加入求职大军,37岁的保障他因为“超龄”吃了不少闭门羹。正值春招时段,破除多个招聘平台的职场信息显示,确实有不少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年龄这也让一些劳动者感叹,焦虑亟需“职场的立法35岁中年危机提前了。”(2月6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保障“35岁成职场荣枯线”曾遭遇社会质疑和舆论诟病,破除但纵观今年的职场招聘平台,不少企业却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年龄难怪人们会感叹“中年危机提前”,更有应聘者吐槽:“不管是线上求职,还是在线下的人才市场,明显能感到用工单位对年龄的要求越来越严苛。”设置年龄门槛固然有“岗位需求”的说辞,但更多时候却折射出一种年龄歧视。这是必须依法矫治的就业市场乱象。
职场聘员工不是剧场招演员,不必过分在意颜值和年龄,更不能仅指望靠员工吃“青春饭”而发展壮大,而应把求职者的德行与能力放在首位。也许,对于那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企业会担心年龄大的员工体力跟不上、熬不了夜,而年轻人有冲劲,没有家庭束缚,能更好地冲业绩、搞创新。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在工作中习得的技能和经验并不重要,提升职业技能的方式不完全靠时间积累。这无疑会让已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在企业眼中的“性价比”略显劣势。
不过,这并非是绝对正确的职场判断,更不是以30岁为限的招聘理由。事实上,“30岁+”不过是刚过而立之年的最佳工作年龄,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缺失上进心和创新力,且与职场新手相比更具经验老到、技术熟练、阅历丰富等诸多的优势。以30岁划线既不科学、也不公平,更缺乏人情味。尤其在人口红利趋减、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对招聘设置“年龄门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拆掉招聘“年龄门槛”,有利于企业招揽人才、赢得口碑、做大做强,避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同时,设置“年龄门槛”也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根据我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各种就业歧视。这里虽没有明确将年龄歧视列为就业歧视,但为反就业年龄歧视预留了法治空间。
鉴于职场中的年龄歧视频发且渐趋严苛,为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益,特别是确保为中高龄求职者争取平等就业机会,建议国家在完善相关立法时,在“反对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进行歧视”的封闭列举中,明确加入“年龄歧视”的列举,以方便现实中的执法与维权,同时也为企业招聘中的“年龄设限”亮起红灯。
规避职场现实中的年龄焦虑,劳动者也要保持自身学习能力、不断“上新”技能,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国家层面要引入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在用人和招聘时不将年龄作为门槛。
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休闲)
-
戴尔科技集团:第三季度营收247亿美元,运营利润同比增68%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上午消息,戴尔科技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据财报数据,第三财季营收为247亿美元,同比下降6%,其中经常性收入约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现金和投资余额为65亿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源达今日盘面两市午后保持震荡状态。其中创业板依旧表现强势,维持高位震荡。截止收盘,沪指跌0.08%,深成指涨0.75%,创业板指涨2.63 ...[详细]
-
《保险报》记者获悉,7月13日下午,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集团”)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赵鹏任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委员。在此之前,赵鹏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详细]
-
上当26次,被骗3.5亿!银行行长智商“掉线”,还是内控、监管“掉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人之常情,可这样一位身居重要岗位,本该对风险十分敏感的专业人士,却把人之常情演变成一出智商令人着急的“荒诞剧”。为了让女儿如愿读个好大学,银行行长李某先后受骗26次,甚至不惜利 ...[详细]
-
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份数据透出信号 更多竞争者将抢夺5G专网建设“蛋糕”
本报记者 李乔宇11月21日,、以及三家电信运营商陆续披露2022年10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9.73亿户,当月移动业务客户减少78.6万户;中国电信披露 ...[详细]
-
e公司讯,上海机场600009)7月14日晚间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亏损12.3亿元到12.9亿元。2022年上半年,民航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浦东机场主要业务量低位运行,同比大幅下降,本次疫 ...[详细]
-
作者: 朱雪莹通胀爆表后,分析师担忧情绪正在加剧,叠加宏观指标表现不佳,他们只能争先恐后做好准备。在美国6月CPI冲破9%之后,美联储7月加息75基点已经成为“基本共识”,甚至加息100基点也开始被纳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和路径。在此过程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向上之姿迅猛发展。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汽车销量约为71 ...[详细]
-
关于“强制停贷”事件,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火速回应
近期,多个城市都出现业主意欲“停贷”现象。多地烂尾楼业主发布声明,要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相关项目完全复工为止,涉及城市包括河南省的郑州、商丘、新乡、南阳、周口,以及山西、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