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经济框架”启动,拜登攒的这盘局少了个关键议程
据报道,框架当地时间23日下午,启动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拜登美国、盘局韩国、关键日本、印太议程印度、经济澳大利亚、框架新西兰、启动印度尼西亚、拜登泰国、盘局马来西亚、关键菲律宾、印太议程新加坡、越南、文莱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
自去年10月拜登在东亚系列峰会宣布将启动“印太经济框架”以来,这个倡议就备受关注。但是直到如今启动,其性质、内涵、运行机制仍模糊不清。按照彭博社报道的说法,“许多亚洲官员对印太经济框架都不太明白”。
一个让许多人“不明白”的机制,已经表明了IPEF的创立有多么粗糙。那么,美国为何执意要搞IPEF?
试图在亚太地区寻找新贸易“登陆点”
拜登提出IPEF的初衷,是要填补美国在2017年特朗普时期退出跨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的空白。
美国退出TPP后,就在亚太地区的多边自由贸易机制中缺席了。TPP后来改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但其协议内容与TPP大致相同。TPP和CPTPP都有许多条款,本质上一样,都建立在多边自由贸易理念的基础之上,只是包容性不够强。
这不符合美国的预期。特朗普退出TPP,是因为信奉单边主义和双边贸易谈判,且认为TPP“不能阻止日本操纵汇率”。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日本力劝美国加入CPTPP,但拜登政府认为,CPTPP与美国的亚太战略不够匹配,且因为会导致大量工作岗位流失,遭到美国劳工组织的反对,不利于拜登政府和民主党的政治利益。
但就在美国纠结之际,以今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标志,亚太地区的多边自由贸易日趋繁荣。
亚太地区特别是东盟地区,是拜登政府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节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进程中缺席,不利于美国推行印太战略。因此,拜登在去年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的想法,为推行印太战略寻找经济方面的“登陆点”。
如今IPEF有了初始13个成员国,比CPTPP的规模(11个成员)还大。热闹归热闹,但问题是,IPEF存在天然缺陷。
IPEF存在两大“基因”缺陷
正常的多边贸易机制,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市场相互开放,相互减免关税;二是法律地位平等,没有强制性。IPEF在这两个方面,一块都不沾。
印太经济框架目前设定了四大类别:公平和适应性强的贸易、弹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减少碳排放、税务和反腐败。其中在公平和适应性强的贸易方面,又设置了劳动力、环境和气候变化、数字经济、农业、监管透明度、竞争规则和贸易通畅性七个子领域。
有兴趣参与印太经济框架的经济体,无需参与全部四大类别,但一旦参与其中的某些议程就需要严格遵守协议。
看上去IPEF的四大议程是那么回事,却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个议程:市场相互开放。
▲白宫。图/新华社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副代表莎拉·比安基4月底在解释IPEF时明确表示,IPEF“不包括谈判市场相互开放的议程”。也就是说,美国不会向IPEF成员国开放市场。
此外,为了避开国会程序(因为讲不明白),美国启动IPEF,是通过拜登签署总统行政令执行的。这意味着在拜登任期结束,IPEF就可能散架。
与此同时,美国要求成员国加入IPEF相关议程时,必须作出法律承诺。一方是随时可能失效的总统行政令,另一方却要作出法律承诺,这其实是一种强制性、不平等的协议框架。
有着明显“基因”缺陷的IPEF,为什么还有十几个国家要当初始成员国呢?
美国靠什么吸引其他经济体加入
IPEF作为印太战略的经济部分,自然有遏制中国之意。但美国不想开放市场,靠什么吸引其他国家?
主要在两招。一是四大议程里的“弹性供应链”,二是美国在IPEF中极为强调的“数字经济”。所谓数字经济,即美国掌握的大数据,通过贸易数据的识别、选择、储存和引导进行资源分配,把原本流向中国的美国订单导向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建立不依赖中国的所谓“弹性的供应链”。
还记得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强令20多家国际芯片大厂将订单、投资、库存数据等商业机密交给美国商务部吗?美国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正是主导美国IPEF事务的两大部门。
不过,虽然美国可以靠“数字经济”和建立新供应链的承诺吸引一些经济体加入IPEF,但不代表能实现遏制中国的意图。
▲双燃料集装箱船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图/新华社一方面,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仅东盟国家,去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就超过了8万亿美元,而美国与东盟只有3万多亿美元。东盟国家不会为了IPEF中的美国订单就自损利益站队。
另一方面,除“弹性供应链”还有点吸引力外,IPEF的其他三大议程与多数IPEF成员的治理现状和发展目标并不吻合。
所以IPEF的现状是,台子搭起来了,但戏还不知道怎么唱。这是一个强调美国主导、试图只实现美国战略目标而不强调共同利益的多边经济框架,这样的框架,热闹恐怕只是一时的。
撰稿 / 徐立凡(浙外美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百科)
-
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份数据透出信号 更多竞争者将抢夺5G专网建设“蛋糕”
本报记者 李乔宇11月21日,、以及三家电信运营商陆续披露2022年10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显示,今年10月份,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9.73亿户,当月移动业务客户减少78.6万户;中国电信披露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7月2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分别下调300元/吨和29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4元,95号汽油 ...[详细]
-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7月22日报道,作为与乌克兰冲突的一部分,俄罗斯军队经常干扰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发出的信号。这些信号为无人侦察机导航,为导弹确定目标,并使移动式 ...[详细]
-
70后赵鹏掌舵中国人寿!履新党委书记、总裁,苏恒轩卸任,仍任集团副总裁
“赵鹏回归国寿集团后,其分管的领域已经确定。”5万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下称:国寿集团)又现高层变动。据财新报道,不久前回归国寿集团担任党委委员、拟任副总裁的赵鹏,将正式接掌国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 ...[详细]
-
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19时,4663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报,其中2213家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47.46%。超6成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改善。新能源汽车、光 ...[详细]
-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美股迎来“七翻身” 华尔街展开激烈牛熊之辩
财联社7月26日讯编辑 潇湘)“五穷六绝七翻身”是中国市场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现象。而有意思的是,今年无论是上证综指还是恒生指数,都与“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行情规律没有相似之处5月和6月上涨/7月反而回落)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许诺)7月26日,工信部在线举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一些外资企业在推进多元化布局,但从总 ...[详细]
-
“省气”过冬!欧盟拟通过“弱化版”天然气用量削减提案 部分国家获豁免
财联社7月26日讯编辑 刘蕊)在俄气再次削减通过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流量后,欧盟的天然气短缺问题愈发严峻。当地时间周二,欧盟将批准一项“弱化版”的限制天然气需求的紧急提案。这一法案有别于上周欧盟委员会 ...[详细]
-
每经记者 许立波 每经编辑 魏官红近日,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高峰论坛暨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办,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家等出席活动。活动上,中国社会保险学会 ...[详细]
-
复星高科提前划付“19复星高科MTN002” 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售兑付资金
的全资子公司复星高科发布公告,公司已经将“19复星高科MTN002”预计最大的回售本金及应付利息合计人民币10.468亿元提前筹措完成,并足额划付至上海清算所指定账户。公开资料显示,复星高科2019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