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发展与人权”边会举行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王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一届会议“2022年环境、联合发展与人权”云上边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国人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权理权边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第届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议会举十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环境人权理论、年环气候变化与人权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展人
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贤兴表示,联合在过去几十年环境法治建设进程中,国人中国将增进和保障公民的权理权边环境权利视为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及义务,为国家立法和政策体系的第届改革完善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议会举中国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年环治理格局,跨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执法效能,展人并且日益注重不同领域人权价值的联合平衡。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卫星表示,中国近十年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环境健康和程序性环境权利的重视,公民享有的环境人权得到了更好保障。此外,中国也正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立法领域法典编纂研究论证工作,这将为公民环境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周孜予介绍了我国在保护稀缺资源黑土地方面的举措,她说,今年8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强调稳步恢复提升黑土地基础地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也是对农民环境权的有力保护。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如何保障环境人权引发多位学者讨论。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阿米塔·辛格认为,权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是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课题。生存权是最重要的人权,代际的平等权尤其值得关注。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安娜·玛丽亚·隆贝格分享了挪威风电场因损害当地畜牧业及牧民权益而被拆除的案例。她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消费者权益及保护、公众低碳权益、气候变化诉讼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休闲)
- 官宣跑路?盛大金禧涉嫌非法集资!“不让客户损失一分钱”的实控人已失联
- 韩国执政党党首率团访问乌克兰,国会副议长指责:不该站队
- 用户向小呗出行申请退款未果,媒体介入后已解决
- 山东:支持德州打造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
- 多款防疫机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背后专利有多少
- 李大霄:A股升穿生命线年内首次形成金叉!五重要理由支持继续反弹
- 台智库:美日澳印组建海事情报网 目标直指“大陆海上民兵”
- 中国燃气与呼和浩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vivo X90 Pro+最新跑分曝光 骁龙8 Gen 2多核突破5100
- 相关人士:特斯拉中国区还在大规模招人 很缺人才
- 快讯:盐湖提锂概念持续走强 天齐锂业冲击涨停
- 这类基金再迎新成员 中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正式获批
- 卡莱特开启招股:过半股东突击入股 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
- 力帆科技:公司未生产理想L9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