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酸灵”公司经销收入超80%,销售费用和销售人员数量却居高不下
炒股就看,冷酸灵权威,公司高专业,经销及时,收入售费数量全面,超销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用和
来源:IPO日报
近日,销售下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登康口腔”)已递交申报稿,却居计划申请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冷酸灵
本次IPO,公司高公司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4304.35万股。经销公司预计募资6.6亿元,收入售费数量用于智能制造升级建设项目、超销全渠道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推广建设项目、用和口腔健康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销售下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资料显示,登康口腔旗下拥有“登康”、“冷酸灵”等知名口腔护理品牌,其中冷酸灵牙膏2021年的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本土品牌第二。近年来,公司也开发了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电动口腔护理用品,但结果似乎算不上理想。
来源:公司官网
儿童牙膏毛利率高
据介绍,登康口腔主要从事口腔护理用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涵盖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目前,公司旗下拥有“登康”、“冷酸灵”等知名口腔护理品牌,以及高端专业口腔护理品牌“医研”、儿童口腔护理品牌“贝乐乐”、高端婴童口腔护理品牌“萌芽”等。
根据尼尔森2021年线下零售统计数据,冷酸灵牙膏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四、本土品牌第二;冷酸灵牙刷市场零售额份额位居行业第五、本土品牌第三;“贝乐乐”儿童牙刷、儿童牙膏零售额份额分列儿童品类行业第三、第五。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轻纺集团直接持有公司10301.23万股股份,占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79.77%,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轻纺集团由重庆市国资委控制,重庆市国资委通过轻纺集团间接控制公司79.77%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44亿元、10.3亿元、11.43亿元、6.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16.3万元、9524.03万元、11885.91万元、5813.11万元,业绩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按产品种类来分,公司产品包括成人基础口腔护理产品、儿童基础口腔护理产品、电动口腔护理产品和口腔医疗与美容护理等产品。
其中,成人牙膏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分别约为7.73亿元、8.42亿元、9亿元和4.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2.14%、81.92%、78.9%和79.76%。
虽然公司指出,公司开发了电动牙刷、冲牙器等电动口腔护理用品,积极拓展口腔抑菌膏、口腔抑菌护理液等口腔卫生用品,以及牙齿脱敏剂等口腔医疗器械用品。但实际上,这一系列的产品收入微乎其微。
报告期内,公司电动牙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3.19万元、382.32万元、666.33万元和250.64万元,占比不到1%。且公司的电动牙刷单价较低,2022年上半年的价格为64.68元/支,毛利率为26.26%,远低于公司整体毛利率41.77%。
公司产品中毛利率最高的则是儿童牙膏,报告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60.8%、61.12%、59.87%、53.97%。
销售费用高企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近几年内,公司员工数量出现大幅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册员工数分别为686人、686人、1198人和1175人。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的销售人员有62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53.45%;生产人员、研发技术人员、管理行政及后勤人员分别为201人、111人、235人,占比分别为17.1%、9.45%、2%。
可以看出,公司员工数量在2021年年底同比增长了74.64%。
但与此同时,公司2021年的收入和净利润仅是分别小幅增长了10.97%、24.74%。
虽然公司在2020年12月底设立了一家新的全资子公司,但该子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万元、-80.87万元,处于亏损状态。如此看来,因新设立子公司而大幅扩招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为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情形,对用工模式进行了调整,吸纳部分劳务派遣人员为正式员工,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曾存在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超10%的情形,公司已于2020年开始逐步整改规范,截至2021年末和2022年6月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均已不存在劳务派遣用工。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吸纳的劳务派遣员工中,主要为销售人员。且截至最新披露,公司员工中多数为销售人员。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7597.59万元、26562.46万元、27940.27万元和15137.7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24%、25.8%、24.45%和24.79%。
但实际上,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报告期内,公司经销模式收入分别为81572.38万元、88245.57万元、93041.48万元和47379.6万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63%、85.88%、81.61%和77.7%。
那么,为何在经销模式为主的情况下,公司的销售费用和销售人员数量会居高不下?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1%、3.08%、3.11%、2.84%,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九倍多。
(责任编辑:综合)
- 签了!这份世界级大单,有两大不寻常
- 国资战投悬而未决,金科“刀刃向内”收缩区域架构
- 调查:欧元区核心通胀或在本季度见顶 重回2%目标仍需数年
- 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起好步
- 手机厂商操作系统“卷”起来了 荣耀发力MagicOS
- 五大博客看后市:A股新一轮上涨行情是否开启
- 又到一年超级碗广告吹捧时间,我们这次泼泼凉水
- 千亿房企总裁失联,曾是王健林爱将:刚刚坐上新城控股第二把交椅不到一个月,前万达17年老将曲德君就失联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短期保持谨慎,观察后续理财赎回情况
- 营收大降,牛栏山陈酿与百亿单品阵营渐行渐远
- 降低利率、放松限购、补贴税费… 各地优化调控政策提振住房消费观察
- 朋友圈热传!一地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最新回应:确有其事!
- 中信证券:维持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0港元
- 蓝河控股2月13日斥资258.74万港元回购345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