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超40地开展过常态化核酸检测,多地陆续调整
后疫情时代,图解态化一部分人开始靠常态化核酸“续命”。超地
截至6月30日,开展全国至少有40地开展过常态化核酸检测,过常约一半的核酸通报执行天数已超过30天。目前,检测核酸查验时间间隔最短的多地调整是48小时,出现在广东深圳、陆续辽宁丹东,图解态化而浙江杭州、超地山东济南等地的开展核酸查验时间间隔最长,均为“7天1检”。过常需要指出的核酸是,从6月24日起,检测深圳有疫情的多地调整区要求居民须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出行。
不过,新的趋势出现了——全国多地取消或暂停常态化核酸检测,部分地区放宽核酸检测查验,其中,至少有安徽淮南、江苏句容、浙江舟山等12地已经取消或暂停常态化核酸;浙江杭州、山东济南、湖北武汉等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开始减少。
实际上,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出现已经至少有两个多月。
从今年4月份开始,深圳、武汉、杭州等地陆续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到,要完善常态化检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大城市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
这是否会成为一种常态?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贺青华表示,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重点应该放在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疫情的地区。
随着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新特点的认识加深,为了优化精准防控等,一系列新冠防控措施迎来调整。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出台,这是时隔410天后,新冠防控方案迎来的再次修订——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控时间缩短一半、统一中高风险划定标准等;6月29日,工信部宣布行程卡取消星号。
第九版防控方案还对区域核酸检测策略作出规定,要求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目前不少地区在执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应该做出动态调整。其一,在非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无需进行高密度的核酸检测工作;其二,在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也应根据各区的防控需要调整,不能全市一刀切。
(责任编辑:知识)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为全球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 湖南省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国平接受审查和调查
- 俄外交部:微软奉美军情机构命令控制乌克兰信息设施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反弹情绪大爆发!原油板块领跑大宗商品,刷新6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 “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全国7大地区百品特惠直播等你来!
- 联合国高级别特别会议协调“全球粮食危机应对之策”
- 金融街论坛多方聚焦:新阶段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相互助力
- 欧盟拨款12亿欧元资助欧盟内的61个军事科研项目
- 世纪佳缘高管“消失”背后:大股东复星报的案,近半年被多名用户起诉
- 证监会重磅发布!中证1000股指期货、期权正式启动,易方达等四家ETF产品周五同步发售,又一投资利刃?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以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街头低价转卖名表、手机,小心“急用钱”背后隐藏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