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规模!券商巨头设立资管子公司,又有新消息
炒股就看,规模公司权威,券商专业,设立及时,资管全面,新消息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规模公司
记者 颜颖
对于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券商头部券商,监管都问了些啥?设立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对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资管反馈意见,仅有两个问题,新消息要求其对牌照切分后投顾业务划分、规模公司提供中后台外包服务等情况进行说明。券商全篇反馈意见合计约300余字,设立与此前部分券商遭遇的资管多个“灵魂追问”相比差距明显。
回顾中信证券此次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新消息进程,虽然早在2021年2月即公布设立预案,但直至今年5月底中信证券才向监管提交补正材料并获受理,两个月后即获得一次书面反馈。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显示,中信证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达到1.18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未来“中信资管”设立后,有望坐拥万亿资产管理。
监管下发两点反馈意见
排队申请券商资管子公司者众,继之后,中信证券也获监管反馈。
首先来看此次监管给出的两点反馈意见:
第一,中信证券需就母子公司资管牌照切分后,投顾业务划分情况作进一步说明。
第二,资管子公司成立后,将为母公司保留的养老金相关业务提供中后台外包服务。中信证券需就上述安排是否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相关规定进行说明。
就近期监管公布的设立资管子公司反馈意见来看,同为头部券商,中信证券这份“问卷”的问题最少,内容也相对清晰。
今年6月,中金公司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获监管一轮反馈,其中共提出6个大问题及多个小项,包括资管子公司发展与定位、与中金基金防范同业竞争等安排、与中金财富关于资管业务划分方案的落实、资管业务了结计划等。
类似地,2021年12月,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一轮反馈中同样被提出6个问题,包括QDII业务负责人任职资格、资管新规规范整改情况、资管子公司业务独立性制度、拟任管理层在其他关联公司兼职是否卸任等。
政策出炉后申请加速
回顾中信证券此次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进程:在监管放开政策之前,2021年2月,中信证券董事会即审议通过《关于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并相应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预案》,拟出资不超过30亿元设立“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上,中信资管拟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其中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待相关法规出台后方可申请。
虽然方案提出的早,但直至2021年11月底,中信证券设立证券公司专业子公司的申请材料才获得接收,并于次月被通知补正材料。
今年5月,中信证券所言的“相关法规”正式出台。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券商资管迎来“一参一控一牌”的时代。
在政策放开后,中信证券的申请也随即提速,于5月底提交补正材料并获受理,两个月后即获得一次书面反馈。
今年6月,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刘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的相关申请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为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未来申请公募牌照扫清了政策障碍。
中信证券将在合适的时机积极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资管子公司设立之后,将继续延续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并在投研与专业化建设、客户开发战略、产品布局与产品创新、金融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
坐拥万亿管理资产
按行业惯例,券商新设资管子公司将会承接母公司的全部资产管理业务。按此推算,未来的中信资管将坐拥万亿管理资产,可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中信证券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6257.35亿元,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6604.85亿元、9652.50亿元,资管新规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约15.87%,排名行业第一。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显示,中信证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达到1.18万亿元,稳居行业首位。
在未来发展上,中信证券表示,中信资管将对标一流基金公司,打造具有证券公司特色的资产管理机构,持续保持主动管理规模证券行业领先地位;申请公募基金管理资格后,将以公募基金为载体打破机构业务落地瓶颈、扩展业务边界,为资产管理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分享公募基金业务发展机遇。
虽然中信资管的公募牌照尚未获得,但中信证券对公募基金业务并不陌生。目前,中信证券为华夏基金的控股股东(“一控”)。据中信证券最新披露数据,华夏基金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净利润10.58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17401.72亿元。
资管子公司申请火热
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与实施,证券公司通道类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大大压缩,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已成为证券公司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关键。
目前,业内已获批成立的券商资管子公司已达21家,其中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君资管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具备公募牌照。另外,于2021年5月获批成立的山证资管亦获公募资格。
7月12日,公告称,其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核准设立“国金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注册资本为3亿元。如进程顺利,国金资管有望成为第22家券商资管子公司。
近期监管政策加持下,券商资管子公司成为业内争相追求的“香饽饽”。目前,仍在排队申请资管子公司的券商还有11家,分别为万联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中信证券、、和和。
7月27日,公告称,拟出资自有资金1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长城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其承继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并相应变更公司经营范围。该议案已获董事会通过,尚待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非银金融首席王凤华指出,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在提速。新规之下,原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不再受限,多家券商已提前布局资管子公司。但券商的公募化转型也绝非易事。券商资管和公募基金业务本身就有不小差别,在向公募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管理制度、合规、投研等诸多问题。
(责任编辑:知识)
-
福建银保监局等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综合报道 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 ...[详细]
-
8月3日,中间价报6.7813,下调351点,贬值至2022年5月17日以来最低,降幅创2022年6月2日以来最大,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7462,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7580。美联储埃文斯: ...[详细]
-
在多年来错失冠军宝座后,摩根大通JPM.US)的证券交易业务如今终于在华尔街大行排名中登顶。4月至6月期间,摩根大通的证券交易业务营收达到近31亿美元,超过高盛GS.US)和摩根士丹利MS.US),这 ...[详细]
-
创始人刘楠回应蜜芽App关停:垂直电商的黄金时代已过,将向品牌转型
决定关掉蜜芽App时,刘楠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多的关注。8月2日,在蜜芽App发布停服公告的一个月后,蜜芽创始人兼CEO刘楠召开了一场名为“蜜芽再出发”的媒体沟通会,正面回应外界质疑。谈及为何关闭蜜芽Ap ...[详细]
-
遇难者升至38人,“半边天都成红的了”!应急管理部部长急赴处置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的两名失联人员,已确认遇难。11月22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发布消息,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8人死亡,另有2人轻微伤送医救治。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立即作出批示,省长王凯第一时间赶赴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北京时间3日凌晨,美股周二收跌,道指下跌逾400点。市场继续权衡地缘政治局势、美股财报以及美联储官员有关政策路径的评论。两位联储高官驳斥了关于美联储将改变激进加息立场的观点,称抗通胀行动远未完成。道指 ...[详细]
-
进入8月份,在A股上市的42家银行将陆续披露半年业绩报告。从7月份披露业绩快报的情况来看,有12家上市银行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喜”,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10%。整体来看,上市银行业绩保持稳健, ...[详细]
-
国家卫健委:扩充重症救治资源,改善方舱医院环境,确保发热门诊全天候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优化防控20条措施提出,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 ...[详细]
-
2022《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 泰康保险集团连续五年入榜
财联社8月3日电,《财富》杂志发布最500强榜单,泰康保险集团连续五年入榜,以406亿美元的营收位列榜单第346位。截至目前,泰康管理资产总规模超24000亿元,养老金管理规模超5800亿元,企业年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