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偿付能力承压!近70%险企下降!
来源:保险报
“偿二代二期”
2022年一季度起,保险险企正式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业偿压近即“偿二代二期”的力承规定。
近期,险企下降“偿二代二期”首个季度成绩单陆续出炉——
截至5月15日,保险共有169家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业偿压近
其中,力承A类公司91家,险企下降B类公司71家,保险C类公司5家,业偿压近D类公司1家。力承此外,险企下降信泰人寿未披露评级。保险
116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下降,业偿压近占比超过68%。力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偿付能力报告首次披露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上述169家保险公司中,超过六成共计106家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
险企偿付能力普遍下降
由于“偿二代二期”不仅对保险资本的“量”提出要求,还对保险资本的“质”提出更严格要求,2022年一季度,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
与2021年四季度相比,81家财产险公司中,56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下滑;74家人身险公司中,49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14家再保险公司中,11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低。
至于净利润,2022年一季度,83家险企出现亏损,较上季度增加39家。其中,人身险公司最多,共42家;财产险公司35家;再保险公司6家。
业内对于2022年一季度险企普遍受“偿二代二期”影响偿付能力下滑并不意外。分析师王一峰、郑君怡表示,部分险企需要补充资本,但不会造成持续性影响。
6家评级为C或D
2022年一季度,6家公司偿付能力评级为C类、D类,分别是渤海财险、安心财险、阳光信保、合众人寿、前海人寿、渤海人寿。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发现,导致上述险企评级低的因素多集中在操作风险、公司治理、资金运用和偿付能力不足等方面。
唯一一家2021年度连续四个季度被评为D的安心财险表示,目前主要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健康险、车险等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流动性压力加大等风险。
对此,安心财险拟采取的措施有:继续全力推进增资工作;监控立案注销率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加强数据收集后的数据核实工作,强化整改和跟踪。
此外,评级为C的渤海财险最近也动作频频:4月公布了新一届董事会名单,5月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披露,拟新增注册资本不超过21亿元,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51.55%,项目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29日。
多家公司申请过渡期
银保监会曾表示,对于受“偿二代二期”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于是,各家公司纷纷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应对压力。
渤海财险、都邦财险、长安责任保险、健康、横琴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等多家公司申请了过渡期。其中,都邦财险在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明确表示已获3年过渡期政策名额。该公司已积极向各股东申请,并经董事会批准,近期将向公司同比例增资4亿元,缓解偿付能力压力,达到短期内快速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目的。
整体上看,新规最大的变化在于让保险公司最低资本与资产负债匹配、流动性、投资风险等挂钩,也对资金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少保险公司选择大幅增资或发债以应对未来的资本充足率挑战。
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18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
则在近日宣布,对旗下产寿险公司合计增资37亿元。
“那些长期以来坚持做保险该做的事情,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重视长期风险管理的企业,将有机会在‘偿二代二期’下脱颖而出,有更好的偿付能力表现,成为‘优等生’。”中德安联人寿董事、总经理徐春俊说。
不少险企投资收益率跌幅惨重
根据“偿二代二期”要求,保险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首次披露了净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等指标。
2022年一季度,受外部资本市场投资下行影响,不少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跌幅惨重。
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的106家公司中,人身险公司有55家,财产险公司46家,再保险公司5家。
在人身险方面,小康人寿、海保人寿、君龙人寿、渤海人寿、中荷人寿、华贵人寿、爱心人寿、泰康养老8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低于-2%。其中,小康人寿综合投资收益最低,为-8.16%;海保人寿紧随其后,为-7.95%;君龙人寿则以-3.78%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成为倒数第三。
在财产险方面,鑫安车险、国任财险、中原农险、中煤财险、浙商财险、中银保险等10家险企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2%。其中,鑫安车险综合投资收益率最低,为-4.3%;其次,国任财险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86%;中原农险综合投资收益率-3.4%,成为倒数第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一季度股市受俄乌战争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大幅下挫,从而带来收益下跌。
那么,险企如何在符合“偿二代二期”的要求下提升险资投管能力?
李文中表示,俄乌战争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全球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剧,加上“偿二代二期”对投资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保险公司应适当降低投资收益性要求、提升资金安全性要求,充分利用监管对符合国家战略与产业政策的投资降低资本要求的规定,增加对相关资产与产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绩效。
记者 制表 房文彬
(责任编辑:娱乐)
-
来源:华夏时报昊志机电董事长汤丽君。图片来源:昊志机电公众号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帅可聪 陈锋 北京报道卷入“叶飞举报门”事件一年多后,300503.SZ)董事长汤 ...[详细]
-
上海 记者/毛明江 邱豪 张洋洋)4月18日讯 在工信部和上海市相继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引以及重点企业“白名单”后,上海市部分重点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压力测试。财联社记者今日来到临港超级工厂产区,一探这 ...[详细]
-
4月18日,有消息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停产三周后,将于本周一晚些时候恢复生产。特斯拉方面并未正面回应这一信息,表示将按照政府的要求积极抗疫并安排各项复产工作。界面新闻记者采访内部工作人员回复称:”我们还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一凌策略研究【本期看点】1、建筑、消费者服务、煤炭等板块的交易热度和波动率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2、北上配置盘连续两周净流出,交易盘是北上的 ...[详细]
-
来源:财经新商道资本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被谁掌握,要正确认识公司和政府的关系,人民和资本的关系。无论是依托企业家的创新,还是依托公司制度的创新,应认识到人民不能跟资本对立,政府也不能跟公司对立,都是发 ...[详细]
-
上海市场监管:美团、饿了么等12家大型电商平台在线参加合规警示约谈
日前,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的合规经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本市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与会企业围绕疫情期间的经营状况、消费投诉热点、稳定价格举措等 ...[详细]
-
“带疫”上班如何追责?抗原造假要承担什么后果?专家解读防疫热点法律问题
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面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挑战,运用法治力量防控疫情,维护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利益。疫情防控工作中,单位和个人应遵守哪些义务?故意“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17日,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发布消息说,台风“鲇鱼”已造成菲律宾172人死亡、110人失踪、8人受伤。菲国家减灾委说,受“鲇鱼”影响,有16座城市宣布进入灾难状态,有10393座房屋被损毁。目 ...[详细]
-
批量签约!金融支持稳地产,国有大行与优质房企拉起“友谊的小手”
11月23日,房地产市场再迎一波利好。当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国有大行相继宣布与房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涉及银行分别为:、、;涉及房地产企业分别为:万科集团、中海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战略合作围绕 ...[详细]
-
公司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但盈利增长正在放缓。美国上市公司利润丰厚的时代即将要结束了。根据高盛银行汇编的数据,4月底之前,标普500指数中70%市值的上市公司将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情况。研究公司FactSet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