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寒意十足,前三季度超9成公司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这个深秋,寿险对寿险业而言,寒意寒意十足。足前增长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季度净利截至11月9日,超成除了天安人寿、公司君康人寿、润同华夏人寿、比负中融人寿、寿险前海人寿、寒意上海人寿等13家险企之外,足前增长已有74家寿险公司披露了今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季度净利
今年前三季度,超成74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4万亿元,公司同比增长3.9%。润同但同期净利润却出现下滑,前三季度,74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下降27%。
13家公司保费收入陷负增长
具体来看,已披露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4家寿险公司中,有61家保费收入实现正增长,13家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
其中,保费增速超过100%的寿险公司有4家,为小康人寿、华汇人寿、瑞华健康、君龙人寿,但这几家保险业务规模都较小,均不足20亿元。
保费增速在50%-100%之间的寿险公司有5家,分别是长生人寿、瑞泰人寿、幸福人寿、华贵人寿、国联人寿,而这其中仅幸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达到169.88亿元,同比增70.77%。其余35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则在10%-50%之间。
从保费规模来看,有34家公司保费收入超过百亿,其中6家公司保费收入超过千亿,分别是、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前三季度分别实现保费收入5541.05亿元、3552.94亿元、1897.39亿元、1377.92亿元、1365.92亿元和1241.45亿元。这6家寿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占74家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六成。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6家公司的保费增速有所放缓。中国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平安人寿保险业务增速仅为0.12%、-1.14%、0.9%、0.53%、5.81%、-2.54%。
除了大型险企,个别中小险企也出现保险业务收入下滑的情况。其中,和泰人寿、国宝人寿、复星保德信、三峡人寿下滑幅度最大,分别为-86.8%、-60.07%、-24.97%、-22.79%。
此外,保险业务收入下滑的公司还有海保人寿、信美人寿、民生人寿平安养老、合众人寿、百年人寿、弘康人寿,分别为-4.07%,-4.82%、-2.75%、-11.67%、-17.79%、-6.82%、-14%。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型寿险公司业务大幅下降与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带来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新规落地后,部分险企由于资质不达标,无法网销长期储蓄型产品。因此,对于小型寿险公司来说,面临的外部约束更多,需要加强线下业务渠道建设。
41家公司累计亏损超200亿元
净利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74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有33家公司实现盈利,41家公司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额超过200亿元,并且有6家公司亏损在10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寿险“老七家”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279.98亿元,占33家盈利险企总利润的89.7%。具体而言,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592.55亿元、346.1亿元、136.3亿元、78.67亿元、65.61亿元、36.83亿元、23.93亿元。
除“老七家”之外,友邦人寿与阳光人寿盈利能力也较为突出,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0.57亿元、33.81亿元。
引人注意的还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国民养老,其作为一家新开业半年的人身险公司,却已实现了0.26亿元的净利润。国民养老总经理黄涛曾对外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就坚持长期主义,在业务发展上,坚持安全第一,理财产品的设计,无论是年金、保险、专属养老保险,以及为个人养老金所配套的一些产品,都要在收益的平衡、风险的控制方面采取多种手段。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74家寿险公司中,仅有平安人寿、人保健康、泰康养老、弘康人寿、瑞华健康、华汇人寿6家险企的净利出现同比正增长外,其他67家公司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占比高达91.78%,即超九成险企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对于寿险业净利润普降的原因,李文中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对经济的冲击,寿险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营销人员流失严重,经营成本上升。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寿险资金运用收益下降明显,此外,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实施导致部分非保障型人身业务的资本成本上升。
此言不虚,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导致险企投资收益下滑,进而拖累净利润。中国人寿就在三季报中提到净利下滑的主因是“权益市场波动加剧,投资收益下降。”新华保险亦表示,在去年同期净利润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净利润同比减少。
在李文中看来,寿险公司要重视保障型人身业务的发展,控制投资理财型业务的发展。在业务渠道上重视自营直销渠道建设,做好个人代理渠道的清虚增质,提升人均产能与业务质量。在保险资金运用上跟随国家产业政策大方向,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长期投资的稳定收益来减轻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热点)
-
2022金融街论坛: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专场活动聚焦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
11月22日晚,由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以下称“前沿研究院”)承办的“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专场活动在一年一度的2022年论坛年会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期间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2022全球 ...[详细]
-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6月1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0%。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15日人民银行 ...[详细]
-
粮食系统掀起反腐风暴,20多天前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头衔亮相经验交流会的张务锋,如今以原局长身份落马。6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涉嫌严重 ...[详细]
-
来源:空中客车公司记者 薛冰冰6月15日,空客首架超远程型A321XLRXtra Long Range)飞机成功完成首飞。据悉,当地时间6月15日11点05分,空客首架超远程型A321XLR从汉堡芬肯 ...[详细]
-
太古股份公司A11月22日斥资约527.69万港元回购8.8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一位用户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留言:俞敏洪站着退出,是个爷们!我文化低,不会表达,给新东方磕一个!加油!!!被俞敏洪和新东方主播们打动的用户在源源不断涌入直播间。据6月16日禅妈妈数据显示,15日东方甄选直 ...[详细]
-
宁波: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促消费 力争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中新经纬6月16日电 “宁波发布”16日消息,宁波市金融支持经济稳进提质工作推进会于15日召开。会上,宁波市围绕加大金融供给、推进减费让利和开展增信帮扶三大目标,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打响金融 ...[详细]
-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3700)“买入”评级,2021年以来第二曲线愈加明显,预计2022-24年经调整EPS为0.24/0.27/0.3元。公司于6月15日发布线上品牌升级会,正式更名为映宇 ...[详细]
-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已经与前总统特朗普及其会计公司就移交特朗普的财务记录达成协议。央视记者 顾乡 徐德智) ...[详细]
-
财联社6月16日讯编辑 马兰)国际能源署IEA)周三发布了对2023年石油市场供需的首次预测,而OPEC中也有内部人士透出风声,为其7月发布的需求预测做准备。但据目前消息来看,双方似乎对2023年的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