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半导体,中场休息?
产能过剩,国产价格腰斩?半导
自从2019年刮起了国产替代的东风,半导体产业就一路狂飙。体中但在今年,场休行业内不少公司纷纷选择减产,国产出现砍单现象,半导芯片价格暴跌,体中比如意法半导体L9369-TR型芯片的场休价格一度从3500元左右跌至数百元。
有投资人表示,国产前两年投了太多的半导半导体公司,今年已经基本不考虑,体中“估值太高了”。场休8月29日,国产科创板半导体新股上市即破发,半导开盘一度跌超25%。体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不少半导体新股都出现了上市破发的现象。
半导体产业要过冬了吗?
新时代的“战略物资”
“其实不用过于忧虑,年年都有投资的新赛道,热钱不可能一直涌向一个行业。”
某头部券商分析师李舟(化名)表示,之前在全球缺芯和各国纷纷出台芯片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处于狂奔的状态。“尤其在国内,前两年,有些公司还没有实际产品,但都能得到不少投资人的青睐。”
李舟进一步解释说:“半导体发展有几十年了,历史上都存在鲜明的周期性。一般来说,平均每5年是一个周期,每10年会有一次低谷。”
他举例,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曾经在2019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产品基本没有创新。“接着,5G手机开始出现,VR/AR等设备迎来发展,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所以半导体行业又迎来了新的增长。”
“但现在的情况是,今年消费电子产品表现极差,全球几乎没有消费能力和欲望,可以说是比2019年的情况更差。”
李舟提出,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当中,市场一般会先进入上升期,需求爆发、缺货涨价、投资扩产,但是当产能逐渐释放之后,市场又会进入衰退期,需求萎缩、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但这次不一样的是,太多非市场因素被掺杂了进来”。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决定为美国半导体生产和研究提供527亿美元。这一法案的主旨就在于应对全球芯片持续短缺的现状。同时,该法案还限制受补助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中国市场投资28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否则必须全额退回补助款。
本来这一法案利好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但是法案签署当天,美国半导体股集体暴跌,三大芯片巨头高通、英伟达、博通市值合计蒸发约300亿美元。
李舟表示:“这种非市场行为的干预,表面上看起来是利好,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国政府计划参与全球芯片研发销售的具体环节了,而一旦芯片被控制了,市场会如何走就变得模糊了,我国本来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法案的出台变相缩小了市场份额,同时,这一法案也会鼓励他国芯片厂商进入美国市场。”
李舟认为,如果未来这种非市场因素越来越多,他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预期也会越来越低,“逻辑会发生改变,不是单纯的商品。”
除了美国之外,不少国家都在加大力度投资半导体,吸引半导体厂商扩大产能。2021年5月,韩国计划投资510万亿韩元,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建立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2022年2月,欧盟投资430亿欧元,计划到2030年将芯片产能提高20%;2022年2月,加拿大计划投资2.4亿加元,其中1.5亿用于开发和供应半导体,另外9000万用于研发光子芯片。
科技投资人碧薇认为,芯片几乎成为了一种“战略物资”,发展半导体产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轮的半导体周期可以说是被客观提前了,提前进入产能过剩。”
她提到,这一两年她一直都在关注半导体领域的创业公司,但不少公司都面临的一个状况是,拿到了融资,但过得并不好。“国内头部的企业可能该上市都上市了,而跟风拿到钱、靠后一点的公司处境比较尴尬。”
今年7月,有传闻称,蜂窝物联网芯片厂商诺领科技濒临倒闭。烯牛数据显示,诺领科技于2020年8月完成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盈富泰克、中金启泓基金等。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我个人还是看好半导体。”碧薇说。
周期无处不在
“任何破坏自由贸易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都可能受到自由贸易的反噬,这是常识。”
碧薇认为,就算芯片真的成为了战略物资,其本质同石油这种能源还是不一样的。“科技本身是可以迭代的,石油该有多少就有多少,不可能凭空变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当美国试图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时候,反而会激发我们更大的潜力。”
谈及产能过剩的问题,碧薇表示,半导体几十年来能够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不断创新。“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所谓的产能过剩还是集中在低端制程这一块,大环境会倒逼厂商不断向前走,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才能穿越周期。优胜劣汰,太正常了。”
李舟也赞同这一观点。他提到,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在一级市场价格又太贵,所以对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但是,换个角度想,之前资本太热了,很多初创企业没有时间打磨,就被推上‘神坛’。放慢脚步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据美国半导体媒体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统计,2021年最后一个月,全球半导体领域共有54家创企获得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获得融资的55家公司中有40家是中国企业。
李舟认为,如果我国的半导体产业想要尽快发展,实现技术突破,就需要多家公司将研发力量整合起来,“大鱼吃小鱼,行业内重新洗牌的机会可能要来了”。
李舟还提到,汽车级的芯片目前还是短缺的,“其实这个也要同政策结合起来看,各国大力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而且车用芯片对参数的要求更加严格,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更长。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周期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当中,新的产品出现的时候也会引领新的周期。”
全球大厂如今几乎都在选择提高车用芯片产能。英特尔承诺在亚利桑那州的两个基地投资200亿美元,并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投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需要的芯片;三星电子计划在2030年之前投资1160亿美元,以使芯片生产多样化;下游车企也纷纷入局,通用汽车计划同多家芯片公司联合研发汽车芯片。
李舟坦言:“周期一直存在,但不能说处于下行阶段的时候,企业就坐以待毙,总要想办法求生。”
(责任编辑:娱乐)
-
时代洪流下,普通人的不安、无力、彷徨与自救。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Juny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凌晨1:45分。陈珏又抬腕看了下表,但还是感到 ...[详细]
-
全球最大室内冰雪运营商易主 华发股份拟35.7亿元收购融华置地51%股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时报重启的再融资正在激活房企,刚刚宣布定增的600325),又抛出了一份35.7亿元的收购事项。1月3日晚,华发股份公告称,全资子公司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梧桐树下V 1月3日,深圳证监局公布《关于对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杜承彪、周耿明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万和证券在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3 ...[详细]
-
新年第一炮!华泰证券一度逼近“跌停”,投资者集体对配股“怒斥”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券业行家 开门逼近跌停,再上热搜,投资者怒斥“吃相难看”因一则总额280亿元的配股公告,华泰证券再度登上了热搜。投资者用脚投票不说,还引 ...[详细]
-
集团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上市计划,或无法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资料图据英国《卫报》11月21日报道,由于担心全球经济低迷以及科技股暴跌影响股价表现,ARM管理层考虑推 ...[详细]
-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日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庆祝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领袖斯捷潘·班德拉诞辰的推文,这引发了波兰官员、美国学者和以色列记者的谴责浪潮。在一片抗 ...[详细]
-
医美管控指导意见引波澜:有医生质疑文件制定缺乏依据 医美机构接单趋谨慎
《科创板日报》1月3日讯记者 金小莫) 一则提出“新冠阳性以及正在康复中的患者禁止实施任何医美项目”的《新冠疫情时期整形美容医疗风险管控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引起市场轰动。3日,放量下挫,多只 ...[详细]
-
中新社旧金山1月2日电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端的干龟岛国家公园2日发表声明称,因近期涌入约300名移民,公园从当日起暂时关闭。干龟岛国家公园2日声明说,公园将从当日起暂时向公众关闭。执法人员和医务人 ...[详细]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对退市的评价不在数量 在于是否“应退尽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银妍)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市场对退市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有的认为要讲退市数量与上市数量挂钩,要大进大出,有的认为退市将造成公司 ...[详细]
-
退烧药“降温”,“特效药”竞争白热化,医药股投资主线仍是成长与创新
本刊编辑部 | 李洪力因各项措施的到位,退烧药紧缺现象明显缓和,但治疗新冠的“特效药”炒作又开始升温。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医药股大逻辑仍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始终围绕成长和创新。随着全国多地免费发放退烧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