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市场兴起 多公司布局虚拟电厂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14日,千亿起多虚拟电厂板块表现强势,场兴当日Wind虚拟电厂指数收涨2.67%。公司月内Wind虚拟电厂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0%,布局该指数6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20%。虚拟个股方面,电厂截至7月14日收盘,千亿起多、场兴、公司等个股涨停,布局涨超9%,虚拟涨超8%,电厂涨超5%。千亿起多7月以来,场兴板块内20只个股涨幅超过10%,公司涨超80%,涨超40%。
“双碳”目标下,虚拟电厂政策利好频出。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多次提到“虚拟电厂”,包括“推动储能设施、虚拟电厂、用户可中断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负荷、大数据中心负荷、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等。6月,北京市发布“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引导全市各行业电力用户参与虚拟电厂构建;山西省能源局印发《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虚拟电厂的类型、入市流程、技术规范和运营模式等。
消息面,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近日宣布与燃气与电力公司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叠加近期多地高温天气持续,用电量持续飙升,电力调度关键性凸显,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虚拟电厂的关注度。
尽管当前虚拟电厂尚处于发展初期,但不少机构看好其未来发展空间。认为,外部政策叠加电网内部需求,虚拟电厂有望高速发展。多位分析师指出,虚拟电厂成为电力信息化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有望成为实现“双碳”的重要抓手,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不断提升。测算,我国虚拟电厂行业有望在2030年触达1320亿元的理论市场空间。
当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布局。记者梳理公司相关公告及互动平台问答发现,国能日新、、等十多家公司明确表示不同程度地布局了虚拟电厂领域。7月1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碳中和及碳排放业务管理平台的先行单位,对虚拟电厂具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未来将有更深介入。7月13日,、金智科技、等多家公司均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虚拟电厂相关技术及应用。
民生证券指出,“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发、输、配、售、用”等各环节的领军企业均有望受益于虚拟电厂的推进。安信证券则认为,虚拟电厂带来增量需求,三类企业将受益:一是发电端信息化企业,有望参与发电端聚合优化进程;二是用电端信息化企业,深度参与电力交易,接通买卖双方;三是综合能源优化系统,全方位服务能源运作平台。
不过,也有部分公司提示相关投资风险。近日,、国能日新、万胜智能和金智科技等公司均发布了股票异常波动公告。国能日新称,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7.71%。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虚拟电厂业务产生营业收入的占比较小,不会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为什么要引领下一波全球化?全球化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是国际公共品的核心。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多年间,中国从整体贫穷到现在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 ...[详细]
-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瑞信集团股权资本市场银团业务原全球负责人、董事总经理Anthony Kontoleon由于使用未获授权的通讯应用与客户交流而被免职。据Kontoleon的领英个人资料,他在瑞信从业 ...[详细]
-
美国国债重拾跌势,收益率升至盘中最高水平。在国债价格跌破盘中低点后,10年期合约成交量大增。美国国债最新一轮跌势背后没有新的催化剂。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1.5-3.5个基点,7年期债券跌幅最大。10年期 ...[详细]
-
经济衰退风险愈发高涨 投资者该如何选股?高盛建议瞄准这三个板块
财联社上海6月13日讯编辑 黄君芝)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日前表示,投资者最好将注意力转向稳定增长的股票,而不是过于看重资产负债表状况。他的观点与市场普遍看法相左,即资产负债表强劲 ...[详细]
-
作者: 王珍8月29日晚,多家面板类上市公司发布了净利收缩的半年报业绩,主要是因为全球液晶面板业正处于下行周期的底部,而中国柔性OLED面板业还处于规模扩张、尚未盈利的阶段。在此情况下,增长快、利润好 ...[详细]
-
来源:金融时报近年来,许多银行纷纷在顶层设计层面布局数据治理,银行数据治理已然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银行服务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银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日前,国家 ...[详细]
-
天眼查App显示,6月10日,深圳艺星医疗美容医院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宣传为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5万。处罚依据显示,深圳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涉及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评论员 赵李南业绩预告称2021年归母净利润9.5亿元至10亿元,时隔半年,却修正为亏损7.8亿元至8.8亿元,延安必康“业绩变脸”引发了众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崔净萌北京报道 当前,为推动落实消费端绿色转型,我国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已先后涉足消费端碳布局,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拓展碳账户覆盖范围并提供绿色行为激励。 近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称,对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增长65%到70%的目标充满信心。6月13日早盘,药明康德集合竞价跳空低开7.41%。截至发稿报93.63元,跌8.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