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梅斯特:利率需要加到5%以上 之后加息幅度将取决于数据
编辑/牛占林
美东时间周四,美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发表讲话称,储梅通胀率仍然过高,斯特数据在上次会议上看到了加息50个基点“令人信服”的利率理由,利率需要提升至5%以上,需加并保持一段时间。到上
梅斯特表示,加息将取决于美联储在政策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幅度但我认为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美联“在这个关键时刻,储梅陆续公布的斯特数据数据并没有改变我的观点,即我们需要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以上,利率并将其维持一段时间,需加以充分限制物价水平,到上确保通胀可持续性地回到2%。加息将取决于”
在本月召开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再度放缓了加息步伐,加息25个基点。梅斯特指出,未来加息的幅度取决于通胀发展的情况,目前美联储面临的更大风险是低估通胀的严重程度。
她表示,1月份CPI数据显示,在冷却通胀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美联储致力于让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工资增长比物价稳定水平高出1-1.5个百分点,继续认为通胀预期存在上行风险,预计2025年通胀率将达到2%。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成本上涨提振,PPI环比上涨0.7%,为去年6月份以来最大增幅,同比则上涨6%。美国1月份PPI反弹幅度超预期,凸显出持续的通胀压力,这也是一个警告,可能促使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加息,
根据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交易员现在预计美联储在3月加息50个基点的机率为12.2%,高于本周初的9%,交易员预计3月加息25个基点的机率也有所下降。3月若加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将达到5%-5.25%。
梅斯特表示,美联储政策行动的影响将导致今年经济增长远低于趋势水平,劳动力市场可能会降温,就业增长会放缓,失业率将从极低水平上升。“但这将为通胀和工资压力降温,因此,我预计今年通胀将取得良好进展。”
梅斯特预计美国不会陷入经济衰退,更大的风险在于通胀,若通胀出现更多的意外上升可能会让美联储的政策更加激进。“如果通胀风险成为现实,美联储届时便可能需要继续提高利率,甚至如果条件允许,美联储可以加快加息步伐。”
(责任编辑:热点)
-
2022年11月21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新晋Fellow名单。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因其在网络智能化和自组织蜂窝网络领域的领导力for lea ...[详细]
-
汇通财经APP讯——周二1月17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震荡微跌,目前交投于1910美元/盎司附近,美元从近七个月半月低点附近企稳反弹,临承压回调,由于上一交易日K线录得十字星,如果本交易日录得中阴线或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文多 刚宣布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湘潭市国资委的SZ002251,股价6.44元,市值55.64亿元)于1月17日下午披露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陆续披露,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以及对后市看法跃然纸上。其中,信澳基金冯明远在去年第四季度继续加仓 ...[详细]
-
图片来自美的集团官方微博)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 | Hernanderz来源:价值研究所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旗下五大业务板块也都录得不同幅度的增长,美的的 ...[详细]
-
01798)发布公告,公司已于2023年1月16日完成公司2023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公开发行及收到本期发行的募集资金。本期公司债券最终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基础期限为2年,票面金额为人民币 ...[详细]
-
2022深圳金融十大亮点“出炉”:金融业增加值有望突破5000亿元,服务实体、金融风控等多方面成效显著
来源:证券时报金融业增加值有望突破5000亿元、财税贡献居各行业首位、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际风投创投中心建设亮点纷呈......过去的2022年,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详细]
-
◎记者 罗茂林1月16日晚间,披露定增预案,拟进一步加快电商渠道转型。公告显示,公司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2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红豆品牌体验店升级改造项目、3.5亿元用于红豆品牌电商中心建设项目、1. ...[详细]
-
我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试点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类型,涵盖5年、10年、15年、20年四个期限。如何看待这个比较新鲜的储蓄产品?试点的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呢?我国首 ...[详细]
-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杜海涛)春节临近,粮油消费将进入旺季。为确保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加强粮源调度,深化产销合作,统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