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淀区疾控流调组长:我们竭尽全力,就是为了减少信息遗漏
4月下旬,对话调组北京发生新冠病毒本土传播疫情。海淀随着疫情的区疾全力发展,海淀区不断有阳性确诊病例报告,控流社会面时有零星病例出现。长们一例确诊病例报告后,竭尽对于风险点位、为减风险人群等信息的少信掌握,是息遗摸清病毒传播链的关键。
在海淀区疾控中心,对话调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开展着。海淀现场风险排查处置、区疾全力病例活动轨迹信息整理、控流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信息筛查,长们自疫情发生以来,竭尽这些工作一刻也没停过。海淀区疾控成立了多个专班,每人按24小时一班交接工作。
流调是如何开展的?从现场环境到人员信息,是如何一层层“浮出水面”的?5月20日,担任过流调组长的海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科副科长刘锋,讲述了他们与奥密克戎赛跑的故事。
5月20日,海淀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整理流调数据。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设置流调指挥部和专班,一有核酸阳性样本就要迅速启动流调
新京报:目前海淀区疾控中心处理流调工作的架构是怎么样的,能简单介绍下吗?
刘锋:为了应对此次疫情,我们在海淀公安分局设立了流调指挥部,这个指挥部主要指挥与确诊病例有关的现场处置工作。同时,我们在海淀区设置了2个处置专班,由疾控、医院和公安组成专班,对风险点位进行处置工作。
在区疾控中心,我们一方面协调和做一些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涉及病例的工作地点、居住小区的现场,还有商场、学校、医院,我们要做一些现场处置工作。另外,我们还承担着大量的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的信息流转工作。
5月20日,海淀区疾控中心,流调工作人员在处理确诊病例信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新京报:从发现核酸阳性样本开始,流调工作就会立即启动吗?
刘锋:是这样的,如果在十混一核酸检测中发现了阳性样本,我们会第一时间看看,两个酒店的专班哪个离得近,由他们去分别采集这10个人的核酸样本,包括做抗原检测来初步判断谁可能是阳性。同时,我们也启动对这10个人初步的流调。
抗原检测比较快,会指向某一个阳性,这时我们就开始做深入的流调了。同时,这10个人单采的样本也会送到我们疾控中心来做检测,核酸结果出来后,会根据流调的信息排查他的风险点位。
新京报:你刚刚说到现场处置,一般在现场会涉及哪些工作?
刘锋:比如,一个楼宇或小区发现了阳性病例,我们首先要对这个小区进行临时封控。采样人员要进行样本采集,采集他的家人、邻居等可能成为密接人员的核酸样本,以及楼道的环境样本。
同时,我们还会根据流调的内容,排查他在社区的活动范围,有没有接触到人,以及他活动的频率。
其实现场还有一方面工作,就是对整个小区的情况要有所了解。比如,小区有没有对外的机构,外面的人有没有可能进来跟小区有接触,包括来串门的、送快递的,这些人员来往的情况。我们还要现场跟社区、街道的人员沟通,帮社区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些工作结束后,我们会根据采样的结果和现场工作的情况,出一个处置建议,为小区下一步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最大困难就是避免信息遗漏”
新京报:在流调的过程中,有遇到调查对象不配合的情况吗?
刘锋:说实话,我们去调查他的活动轨迹,会涉及个人生活的情况,有的人有情绪、不耐烦,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表示理解,就要做他们的工作。当然,除了问之外,我们也会运用大数据,包括手机信号、健康宝扫码情况等技术手段去了解风险人员的活动轨迹情况。
新京报:流调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锋:一管阳性样本,我们要先处理最重要的信息,控制好风险。但调查不敢保证100%掌握全部的信息,要说困难,可能就是如何尽最大可能避免信息遗漏。
比如商场售货员,遇到一位顾客,他也没带手机,现场是现金支付的,如果当时摄像头又不太好,这种情况就不太好确定人员信息了。如果有遗漏,就意味着病毒的传播情况我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其实我们做这么大量的工作,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信息遗漏,掌握病毒的传播情况。
5月20日,海淀区疾控中心,流调工作人员需要确认表格上的所有信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新京报:这次奥密克戎的传播,对流调的要求与之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刘锋:奥密克戎传染性确实增强了,传代的速度更快了,就是说单位时间内能传染更多的人。我们是在跟它“赛跑”,流调要做得更快。而且由于它的传染性变强了,我们要更大范围地调查病例的次密接,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另外,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病程较短,我们就更难发现隐性感染者。
新冠病毒传播还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我们遇到过大的公司,一个平层有200多人,通过气溶胶途径,病例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离他很远的同事。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这种偶然性传播特别多,我们大部分的流调工作就是要把这种偶然性的传播找出来。
“从‘五一’以来,流调工作就夜以继日地开展着”
新京报:目前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刘锋:我们现在的工作人员是2班倒,上24小时交班,休息一天,再来工作24小时。实际上,当班的这天就不可能睡觉了。而第二天交完班,也到中午了。大家还是很辛苦的。
5月20日,海淀区疾控中心,密接组工作人员在打电话开展流调。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来我们这支援的有市疾控的同志,也有部分区的同志。最近一段时间病例多,人员也一直是紧张的工作状态。从“五一”以来,整个流调工作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开展着。奥密克戎隐匿性太强了,不容易发现,我们希望通过流调能够快速地掌握病毒传播链。
病例多起来后,传播链就会越来越复杂,搞清楚这种复杂的关联性,对我们也是一种挑战。这需要疾控、公安等各部门统筹。
新京报记者 吴为
(责任编辑:知识)
-
2022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江苏拥有最多百强园区;49%的创新药械来自于百强园区;智慧医疗是产业热点2022年11月21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该榜单以截至2021年的1 ...[详细]
-
来源:观点网预售还是现房销售制并无根本性的差别,差别只是预售过程中的风险是配置在哪一个主体头上的。预售制的不合理在于它把将来的房子供求关系变化。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快讯:8月9日,观点2022 ...[详细]
-
七鲜:独创6S品质零售管理体系,树立起全渠道零售行业食品安全新标杆
为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助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化,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黑猫消费服务平台联合新浪财经,在相关机构指导下,共同打造优秀案例持续征集中,2019年,在消费升级大潮之下,七鲜独创出6S ...[详细]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美国Axios新闻网站8日披露两张带着特朗普笔迹的白宫文件被冲进马桶的照片,特朗普方面很快进行否认。Axios新闻报道截图Axios新闻网8日的独家报道称,《纽约时报》记者 ...[详细]
-
长城基金陈良栋:哪些股票适合高仓位?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很重要?
哪些股票适合高仓位?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很重要?独家对话长城基金陈良栋发现“好公司”应该何时买进、买到多少仓位,是明星基金经理陈良栋经常思考的关键问题。作为一位擅长挖掘黑马股的中生代基金经理,陈良栋管理的 ...[详细]
-
停牌2个半月后,慕容家居终于盼来了一场“及时雨”。8月5日,慕容家居公告称,皇朝家居实控人谢锦鹏认购了慕容家居13亿股股份,一跃成为其单一大股东,持股约46.65%。原大股东慕容资本所持股份摊薄至23 ...[详细]
-
据北京市消协网站8月9日消息,针对近日“每日优鲜”无法正常经营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的情况,8月4日下午,市消协约谈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会上,市消协向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报了96315 ...[详细]
-
全球无人驾驶竞赛逐渐成为中美两国的“单挑”格局,中国路况复杂、相关政策相对保守始终是影响相关产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这一局面迎来改观。8月8日,重庆、武汉两地相继发放中国首批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运营牌照 ...[详细]
-
作者/吕倩“大家都相信会走出低谷,但是在下个季度还是下个个季度走出),这个问题)短期内需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做好准备。”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如此形容如 ...[详细]
-
中新经纬8月9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9日消息,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相关线索,指导相关省对广州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