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10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陆丽环
4月27日,年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2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全国当月,查处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10起,违反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330人,中央其中,项规党纪政务处分6039人。定精这是神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103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从查处问题类型看,题起在履职尽责、年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全国不作为、查处乱作为、违反假作为,中央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项规3月全国共查处问题2715起,占查处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总数的85.3%。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3类问题,分别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35.9%、22.8%、18.6%。
从查处级别看,3月全国共查处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42起,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507起,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5661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1.2%。
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找准隐形变异问题在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表现,早发现、早纠治,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对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绝不放过,以严的措施坚决遏制隐形变异滋生蔓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五一假期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加强节点监督,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强化警示震慑,确保党员干部风清气正过节。
评论 | 严防“四风”问题隐形变异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贯彻落实六次全会精神,必须把防治“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有力、常态长效,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隐形变异是当前“四风”问题的突出特点,必须把准阶段性特征深入纠治。经过持续整治,“四风”面上问题得到有力遏制,但高压态势之下一些作风顽疾“自调节”“自适应”,改头换面、由明转暗,成为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推动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有的在对象上作文章,买单对象由公款转向私营企业主、从本级变为下级和利益关联方。有的在手段上玩花样,快递送礼、虚列开支套取公款、“数字形式主义”等问题凸显。有的转移阵地,躲到私人会所、内部食堂、农家乐等隐蔽场所吃喝玩乐。这些隐形变异现象既反映出不正之风发生空间越来越小,也说明作风问题顽固复杂、不会轻易消失。必须下更大功夫,盯住抓、持续抓,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遏制。
精准防治隐形变异现象,重在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辨别难、发现难是纠治工作的难点所在,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抓早抓小,防止成风成势,产生“破窗效应”。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在防治隐形变异上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有的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有的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有的打造多元化监督举报平台,要进一步总结和深化运用有效做法,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提升纠治成效。同时,从查处的腐败案件情况看,“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情形较多,不少问题持续时间较长,暴露出监督工作还有短板,存在滞后性。要创新方式、加大力度,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让信息资源贯通起来、线索移送更加顺畅、措施配合更为有力。坚持“以案看风”,既对审查调查对象的问题深挖细查,也注意发现涉及他人的线索,用好“室组地”工作机制联动纠治。充分运用相关职能部门数据资源,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大数据碰撞中揪出隐形变异问题的“尾巴”。
处置隐形变异问题,关键是“严”要害在“准”。“四风”隐形变异,隐的是行为、变的是方式,其实质都是背离党的初心使命、损害党群关系、侵犯公款公权。纠治工作要坚定不移、一严到底,科学精准、务求实效。要坚持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规依纪依法从严处置,使全面从严成为常态。要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本质要求,防止以隐形变异问题发现难、定性难为借口,松劲懈怠甚至放任不管,同时要把握政策界限,精准定性量纪,不搞“一刀切”,避免简单化、标签化。
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坚决铲除隐形变异产生的土壤。隐形变异的产生,是思想观念偏差、制度约束不足、监督管理缺失等多重因素所致,必须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系统施治。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紧盯“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特别是风腐一体典型案例,加强研究分析,推动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要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大力培育新时代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干部永葆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自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弘扬新风正气。
“五一”假期将至,越是临近节点,越要从严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紧盯“节日病”特别是隐形变异现象,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以久久为功的实际行动,为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注入新动力。(纪锋)
相关文章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见习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今年上半年,国内快递行业迎来复苏,全行业收入接近5000亿元。而自去年快递行业迈入“千亿件时代”后,持续增长的业务量给予了行业回暖的信心——上半年2025-07-06
-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26日电记者赵焱 陈威华)巴西首个绿氢工厂26日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奠基。工厂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每年能够生产1万吨绿氢和6万吨绿氨。这一项目由巴西跨国石化企业尤尼杰2025-07-06
- 7月27日,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发生7.3级强震。受地震影响,首都地区的轻轨线路目前均暂停运营。南部通勤铁路也暂停运营,相关部门正在对铁轨状况进行检查。总台记者 陶家乐)2025-07-06
华润怡宝最快明年赴港上市: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17.7%,利润总额超12亿元
从一家单一的饮用水企业向综合饮料企业转型。据IPO早知道消息,华润旗下华润怡宝最快明年赴港IPO。另据彭博稍早前报道,华润怡宝的募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7月25日,华润怡宝发布了《2021年可持续发展2025-07-06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2025-07-06- 作者:李泓霖固态电池“难产”,折中产品半固态电池年内率先迎来量产契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日前表示,半固态电池接近量产状态。而第一财经采访获悉,688567.SH)、002074.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