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推动有效投资释放更大效能
来源:经济日报 魏琪嘉
扩大有效投资,经济重在精准、日报要在及时。刊文应立足基础设施领域,推动投资放眼全产业链,有效达到激活一子、释放盘活全局的经济政策效果;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促进政策发挥效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的日报过程更加顺畅。
当前,刊文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推动投资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效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释放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经济投资需求,有利于对冲超预期因素冲击,日报在短期内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刊文最终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扩大有效需求,关键是系统施策,通过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效发挥其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并让提振作用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传导到制造业投资领域,达到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提供市场需求的预期效果。
从当前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逻辑看,就是促投资带消费增就业。这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实施和效果有着清晰的传导路径:先是直接带动了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通过扩大支持领域,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建设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项目建设;之后,政策效果顺着产业链条持续发挥作用,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新的市场需求。通过这一环环相扣的链条,不难发现,在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过程中,若要不断细化实化接续政策,须从产业上下游联动整体着眼,精准提升政策落地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带动作用。
推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重点在于优化存量、瞄准增量、出手要快。已经开工在建的项目要抓紧形成实物工作量,按照项目建设周期及时匹配资金,实现建设进度、资金周转进度有效协同。要滚动储备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投资项目,并提前谋划好项目成本分担、收益保障机制,有利于吸引多元化投资。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还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资金配套跟进,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项目投资通常具有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单一渠道资金支持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需要其他资金做好配套。从目前我国的信贷结构和现状看,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离不开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配合。对商业银行自身来讲,应抓住当前机遇,主动对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基建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金融支持力度。
从产业链角度谋划项目投资,为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效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在其领域内,下游制造业也是重要的受益方。从产业链运转的关系看,基础设施是制造业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的重要需求方,项目投资所需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都来自下游的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这样的传导规律,上游的效益越好,项目投资越顺利,就越能够为下游的制造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有效市场需求,带动制造业投资持续稳定恢复。
扩大有效投资,重在精准、要在及时。“精准”的关键是立足基础设施领域,放眼全产业链,达到激活一子、盘活全局的政策效果;“及时”的关键是用“放管服”改革办法促进政策发挥效能,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的过程更加顺畅。同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办法,不断完善项目投资领域中的各项长效机制,着力防范化解投资风险。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综合)
- 速自查!北京今日已有9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一文汇总
- 长江有色:悲观情绪笼罩全球金融市场 26日现铜或进一步下跌
- 招商局中国基金将于7月27日派发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
- 促进家居市场消费,互联网+家装、家电下乡成为新方向
- 80岁的拜登正考虑连任问题,美国国会也遭遇“老龄化”
- 北京:重点保供企业加大备货调货 满足消费需求
- 推特CEO安抚员工,称不会在马斯克完成收购前进行裁员
- 环保督察|江苏淮安生活污水收集率仅44%,直排现象普遍
- 巴基斯坦洪灾导致粮食价格暴涨
-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示:理性投保要“五注意”
- 行业震动!首家上市券商一季度亏损,自营亏损7亿成“胜负手”
- 黄金市场分析:美元飙升创两年高位 金价重挫逾15美元
- 中通快递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增长63.1%,市场份额升至22.1%
- 环保督察|西藏空港新区放任生活污水长期直排,群众反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