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寿险业“底”在何方?
来源:慧保天下
受供需错配、底疫情爆发等因素影响,敢问2022年上半年的寿险寿险业负债端资产端双重承压。
近日,业何银保监会发布上半年保险业运行数据,底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原保费收入28481.4亿元,敢问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寿险其中,业何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0447.83亿元,底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敢问远逊于同期的寿险财险业。
与此同时,业何个险改革成效尚不显著,底重疾险需求依然疲软,敢问上半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计大幅负增长等负面因素依然困扰着行业。寿险有券商预计,中期累计NBV增速为(-15%)、平安寿险及健康险(-28%)、太保寿险(-45%)和(-55%)——仍是高达两位数以上的同比负增长。
进入三季度,疫情影响因素淡化,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保险业也有所升温,转型持续之下,行业的最低谷已经过去了吗?
先看一组来自券商的回答:
:当前保险行业面临诸多发展考验,寿险处于深度转型期,受到疫情持续影响及新单销售压力,目前保费增速呈企稳态势。随着各险企“产品+渠道”供给不断深入,负债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整体来看,2022年下半年结合低基数以及队伍产能的逐步恢复,3Q22-4Q22或将出现新单和队伍的“L型底部”。
01
上半年寿险业总保费微增,新单单月保费逐渐企稳
根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原保费收入2848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共计赔付支出7767.8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4%。
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0447.8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5%,远逊于同期的财产险公司——同期,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8033.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40%。
从上市险企来看,5家上市寿险公司上半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0.77%,尚不及行业整体。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同比增速分别为-0.66%、-2.51%、5.43%、1.96%、12.33%,差异也较大。
不过上市险企单月保费整体有所改善:6月,中国人寿增长7.7%;太保寿险增长7.4%;平安人寿下滑1.7%,降幅有所收窄;新华保险6月增速转跌,同比下滑11.9%;不过人保寿险同比下滑25.8%。
02
个险人力企稳,但产能提升尚不显著,寿险业新业务价值依然承压
从价值和投入的比值来看,投入不断加大,投产比其实在恶化,结果就是,人力在2018年、2019年虽然在增长,但新业务价值却是在下滑。
到2020年,就连“人力上涨”这最后一块遮羞布也不复存在了,个险渠道的困境彻底暴露。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642万人,同比下降近30%。
各个公司都开始直面人力发展的瓶颈问题,人们彻底意识到,原有的通过人海战术快速扩张业务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人身险公司纷纷将重点转向提升人均产能。
不过,从目前来看,个险转型的成效尚难言显著。
从人力角度来看,5月疫情因素渐渐淡化之后,上市险企增员呈现企稳迹象,一方面,部分寿险公司仍认为当下市场根本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人海模式在大多数地区依然适用,所以仍坚持增员,只是在策略上有所优化;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大规模出清虚假人力,个人代理人队伍的脱落率也有所下降;此外,很多险企将增额终身寿等储蓄型产品扩展到了个险渠道,并积极推动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队伍产能。
不过,在重疾险需求回暖之前,在市场供需错配彻底解决之前,个人代理人队伍的价值贡献依然承压。有券商预计,中期累计NBV增速为中国人寿(-15%)、平安寿险及健康险(-28%)、太保寿险(-45%)和新华保险(-55%)——仍是高达两位数以上的同比负增长。
03
重疾险需求依然疲软,影响险企内含价值增速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分险种来看,上半年寿险原保费收入15976亿元,同比增长4.41%;健康险4184亿元,同比增长1.21%;意外险288亿元,同比下滑10.28%。在三大类人身险产品中,以重疾险为代表的健康险在过往续期保费的强力拉动下,只是实现了微增。
从新单保费来看,重疾险的表现就更加不堪,根据行业交流数据,同比下滑超过三成,延续了2021年的态势。
以重疾险为代表的期交健康险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内含价值来源,近年来,重疾险新单保费收入的快速下滑,也正是人身险公司新业务价值萎靡甚至负增长的“元凶”。
更值得忧虑的是,在市场初步普及基本已经完成,市场从增量转入存量模式,疫情影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上升,以及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新型健康险大发展的冲击下,重疾险需求端回暖依然尚需时日。
04
规模不够,增额终身寿来凑
上半年,行业虽然实现了总保费的正增长,但重疾险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是保险公司纷纷利用增额终身寿推动了规模的做大。
增额终身寿具备刚兑属性,保障期限较长,且在利率下行期,其收益率在理财市场还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正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储蓄意愿增强的趋势,这是增额终身寿得以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因素。人民银行2Q22城镇储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8%,基本与上季度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
同时,对于险企而言,增额终身寿作为期缴产品,满足了银保渠道转型的诉求。对于代理人队伍而言,其佣金水平较具竞争力,能够较好的激发销售队伍的积极性。
不过,增额终身寿虽好,但是从长期视角出发,其通常高达3.5%左右的收益率能否长期持续,会否造成险企利差损危机,也始终面临一定的质疑(详见下文)。
05
不能忽视的因素:美联储频繁加息,中国市场利率何去何从
就在昨天,美联储又双叒宣布加息了,而且放言,9月或有更大幅度的加息。为应对美国国内高企的通胀,美联储一再加息,引导全世界美元回流美国市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走势。在这种情况下,会对中国利率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资产端承压,也是上半年保险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在《153家险企投资收益大揭秘,七成为负数,负债端还能卖啥产品》一文中,“慧保天下”统计显示,一季度,153家产寿险公司中,101家保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都为负值,占比达到66%。
资产端承压,直接影响了险企的投资收益率表现,也直接对险企的净利润表现造成负面影响。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投资收益率持续低迷势必会对负债端形成挤压,一些高预定利率、高结算利率的产品或将陆续退出市场。当某一天收益率不能成为储蓄类产品的最大卖点,保险公司还应该怎么卖产品?
(责任编辑:知识)
-
今天11月22日),记者从2022中国科幻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六届中国科幻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今年中国科幻大会的主题为“科学梦想,创造未来”。据悉,2022年是中国 ...[详细]
-
来源:老俞闲话今天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两个月前我和大家约定的新书《在岁月中远行》,终于在这个月出版上市了!我自己也对这本书期待已久。这本书记录了我近年来在工作、生活和行走中的感悟与思考,书封上的书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16日,上证指数下跌0.34%,深证成指下跌0.6%,创业板指下跌1.14%。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共有56只个股因当日异动登上龙虎榜,资金净 ...[详细]
-
中信保诚基金宏观周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但反转机会或仍需等待
上周A股在美股下跌的背景下,整体反弹显韧性,主要由于A股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且疫情形势逐步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结构上看,汽车、电力设备、电子行业涨幅相对领先,主要受益于企业复工复产预期强化。国 ...[详细]
-
在11月21日举行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介绍,该院整建制托管黄埔方舱医院以来,截至20日已有超过1300人出舱。在方舱里要吃什么药? ...[详细]
-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如今,顺风车在大众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是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往往会以该行为显著增加了车辆的危险程度、改变了车辆属性而拒赔。那么,保险公司到底该不该赔呢?近日,最高人民法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16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拟增持3000万元至6000万元5月16日消息,盈康生命公告,实际控制人 ...[详细]
-
记者/白杨 5月16日,发布了《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1》。在这份报告中,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分享了其对可持续社会价值的最新思考。2021年4月,腾讯进行了公司第四次战略升级。在这 ...[详细]
-
服贸会的成功举办,将继续凝聚全球化的共识。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8月31日—9月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本届主题为“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据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消息,自5月16日起,除棋牌室等空间密闭场所和各类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夜市暂缓开放外,其他各类商业门店和经营场所有序恢复经营;各类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有序恢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