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办理文物市场行政执法“第一案” 涉案青铜器系西周和春秋时期文物
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简称“总队”)近日查处了一起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国家禁止买卖文物案,第一案该案涉及的北京办理2件青铜器经鉴定为西周时期的三级文物和春秋时期的一般文物,涉案文物级别高,文物物在全国文物拍卖市场内较为罕见。市场涉案
据介绍,行政西周此案的执法办理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拍卖国家禁止买卖文物的青铜器系秋时期文“第一案”。该案被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和国家文物局列为联合督办案件。和春
2022年3月,第一案根据相关线索获悉,北京办理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卖的文物物部分文物涉嫌违反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对此,市场涉案总队立即成立专案组,行政西周全力攻坚此案。执法经过初查发现该公司在2021年秋季拍卖会某专场中有部分文物因涉嫌倒卖文物已被公安机关查封扣押,青铜器系秋时期文专案组成员积极协调公安机关、文物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案件查办工作。
执法人员综合调查走访、现场勘查情况查实,该拍卖公司2021年秋季拍卖会预展阶段的3216号郑羌伯鬲、3217号伯荀父鼎两件文物拍卖标的为该公司的委托方负责人李某通过伪造铭文、著录的方式骗取文物部门审核,从而进入到文物拍卖预展环节。经鉴定,3216号郑羌伯鬲为三级文物、3217号伯荀父鼎为一般文物。李某因涉嫌倒卖文物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拍卖文物标的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因无法提供文物的合法来源证明,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一条第四款之规定。2022年6月16日,总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对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对文物盗掘、倒卖文物等文物犯罪打击力度逐年加大,违法人员企图通过正常拍卖程序使非法文物合法化,将视线转移到文物拍卖行业,把文物市场变成销赃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强化对文物市场领域的有效监管,积极应对文物拍卖乱象引发的违法问题,总队认真落实文物市场执法主体责任,切实加大对文物市场动态监管力度,把握好文物拍卖入口关,依法严肃查处文物市场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首都文物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休闲)
- 一行两会负责人最新发声 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怎么射
- 流调电话让转账汇款?北京疾控:这些信息不会问
- 蜜雪冰城预披露招股书 门店数量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 邱勇履新上交所党委书记,原任职于证监会机构部
- 日元贬值 倒卖游戏机成生意
- 美联储加息力度符合预期 海指周四微涨0.04%
- 南方航空:厦门航空向空客公司购买40架A320NEO系列飞机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
- 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深空探测越走越远
- 商务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成果丰富,三方面推进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
- 平安集团首席投资官邓斌:风险资产有望出现一波机会 需要更精细的研判布局
- 东方汇理赵曌:中国资产是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 韩国总统室:尹锡悦和拜登指示研究韩美货币互换协议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