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高层人事调整不断 年内已有3家机构高管履新
炒股就看,持牌权威,消金新专业,高层构高管履及时,人事全面,调整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不断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冰
开年,年内持牌消金高管调整不断。家机截至2月28日,持牌年内已有3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高管变动。消金新
业界普遍认为,高层构高管履目前持牌消金机构转型步伐加快,人事行业竞争加剧,调整随着消费需求复苏,不断高管适当调整有利于应对新的年内行业变化。
长银五八消金高管调整
日前,湖南银保监局批复,核准王霁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银五八消金)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湖南银保监局发布信息称,经审查,核准王霁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经《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从去年年底开始长银五八消金就已开启高管调整模式。比如,2022年12月5日,邓超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获批;11月4日,核准总经理助理王葱、风险总监刘小庆、总经理助理周许宝的任职资格。
公开资料显示,长银五八消金于2017年1月24日正式开业,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湖南首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仍需注意的是,持牌消金机构2023年首张罚单出自长银五八消金。2月8日,央行长沙中心支行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存在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的违规行为,长银五八消金被罚款75万元,同时,该张罚单实施了“双罚制”,对机构和相关负责人均进行了处罚。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长银五八消金高管调整是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高管变动的缩影,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期望通过高管更替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道路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从合规角度看,消费金融行业监管不断趋严,‘双罚制’也暴露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合规意识不到位,因此,适当调整高管结构也是当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提高合规竞争力的体现。”
持牌消金高管变动频繁
青岛银保监局发布公告,核准张西铭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张西铭为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先后任职于、哈尔滨银行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21年9月加入海尔消费金融、2022年3月任常务副总经理、2023年2月总经理资格获青岛银保监局批准。
此外,1月16日,河南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核准马景鹏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这意味着,中原消费金融迎来新董事长,这也是2023年首家更换“掌门人”的持牌消金机构。
纵观行业,持牌消金机构高管频繁调整已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常态,值得思考。根据《证券日报》记者对各地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梳理,仅去年就有超六成持牌消金机构高管换人,其中多家消金机构董事长职位出现变动。
多位受访者认为,持牌消金机构高管变动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正常轮替“补缺”;二是股权“易主后高管团队“换班子”;三是公司应对行业挑战、调整战略布局,是顺应变革、锐意进取的表现。
同时,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如2022年3月份,银保监会、央行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
“2023年消费金融机构正迎来重要窗口。”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从元旦和春节消费市场数据来看,消费需求正在复苏,随着2023年重点消费领域的回暖,消金机构也将迎来重要机遇“窗口”,适当的高管调整有利于应对新的行业变化。
苏筱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行业发展越发成熟,一些原本擅长于战略扩张的激进型高管或难以适应当下形势,消金行业已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宏观环境对促消费的积极推动,消费金融机构发展正迎机遇期,消费金融公司及时对策略及高管团队调整是应对新形势的表现。
(责任编辑:热点)
- 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增强 加码外汇套保应对汇兑风险
- 被债务“反噬”?光伏龙头晶科科技利息支出超盈利,资金缺口超10亿
- 重磅!“第二支箭”火速落地!龙湖集团200亿元获受理!还有多家民营房企推进
- 1800多亿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新规落地,解决了哪些问题?
- 杭州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力争到2025年产业平台产值达到3万亿元
- 瑞穗:Beyond Meat复苏之路坎坷 下调目标价至11美元
- 德勤瞄准城市可持续发展市场 还搞了个“碳计算器”
- 钟睒睒为何成24年来最“壕”首富?
- 工银国际程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助缓解保护主义倾向
- 糖酒会来了,除了吃的还有很多!来看看参展商带来了什么?
- 蔚来:第三季度总营收130.02亿元 同比增32.6%
- 欧股主要指数上涨,德国DAX30指数涨超1%
- 苹果多款iPod型号设备将被列入“过时”名单
- 美信科技:委托多家监狱企业加工生产 实控人疑未规避同业竞争